有渠道偷偷買進糧食,也不見得能日日吃上白米飯,許多的倭國人早就過夠了這樣的日子,心心念念嚮往著炎麟國百姓那樣更為安逸的生活。偏那參領聽不進葉泰的勸說,一心想在倭國稱王稱霸,竟私下聯絡了不肯歸順葉泰的兵士們率先起事發難。
人算不如天算,葉泰的真實實力遠比他平日表現出來的要高出許多,那參領根本不是對手;而那些被那參領收服的兵士們,竟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全都失去了戰鬥力,一敗塗地是必然的結果。參領被梟首、不聽話的兵士也被趕出了東佃城,至此東佃城完全落入了葉泰的手中。
葉婉聽完事情的經過,不禁為葉泰捏了把冷汗,若是葉泰出了什麼事,她真不知道要如何向林嵐交代了。將壓陣的任務交託給了阿福,葉婉打馬飛速奔向東佃城,不親眼看到葉泰平安無事,她是不能放下心的。
三個時辰後,炎麟國的兵士,先頭部隊已經進入到東佃城,城中再度熱鬧了起來,李長德、王忠和楊旭剛也見到了葉泰,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蔚凌羽是很出色,但比起葉泰來肯定是多有不如,如今有他在蕩寇大軍中坐鎮,他們終於感覺到了高枕無憂的輕鬆。葉婉奔進城中,找到葉泰,首先檢視了他的傷勢,見確實只是皮外傷,暗暗舒出一口氣,隨即招來閻羅殿的成員,詢問他們在東佃城外的防禦工作。這點小事並不需要葉婉刻意吩咐,倭國的兵士們方一被驅逐出東佃城,他們就在城外佈置了與朝州城外一樣的地雷陣,
倭國人想要突破這道防禦,兵臨東佃城下,不付出十萬八萬兵士的性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看著葉婉忙碌的背影,黃雄由衷讚歎道:“葉老弟真真是好福氣,有個這麼能幹的女兒。”其他三位參領也跟著紛紛附和,誇讚起葉婉來。他們這些話並不僅僅是場面話,而是發自內心地讚歎,一開始他們確實都很不看好葉婉,想不到葉婉不聲不響,給了他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那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換做他們恐怕也做不來。
葉泰淡然一笑,並沒有言語,而是瞥了含笑而立的蔚凌羽一眼,道:“幾位也甭給我灌**湯了,接下來這仗該如何打,還是要看大將軍的本事。”言外之意就是告訴眾人,他並無奪權之意。四位參領的想法他都知道,由他來指揮大軍固然更加穩妥,但他可不好意思搶未來女婿的風頭。按照他的意思,只單獨率領那兩萬多,三萬不到的倭國兵士,在旁輔助蔚凌羽的蕩寇大軍,在必要的時候給蔚凌羽出謀劃策一番就是,根本不需要搶去蔚凌羽大將軍的名頭。在內心裡他也是希望蔚凌羽能抓住這個機會建功立業,他可不想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籍籍無名,空有一個誠王世子名頭的男人。
四位參領聞言心中一肅,忙對蔚凌羽躬身道:“一切自是由大將軍做主。”他們真是被葉泰突然現身的訊息衝昏了頭,險些忘了蔚凌羽才是蕩寇大軍真正的領導者。
“幾位參領不必如此,葉老侯爺既是小子的前輩,又是長輩,小子有很多事還要老侯爺把關才是。”蔚凌羽一見葉泰是這般態度,心中大喜,他在乎的不是手中那點權利,而是葉泰肯這般,就說明他已經開始接受自己是他女婿的身份,才會甘願退步來成全自己的功績。
葉泰滿意地頷首,謙遜的年輕人總是更討人喜歡一點。
東佃城經過一場內亂,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安穩,而炎麟國的皇宮中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蔚謙收到蔚凌羽的密報,要增兵是在他意料之中的,蔚謙也沒指望蔚凌羽能憑藉那區區十二萬兵士就將整個倭國都打下來,接連拿下兩座城池卻只損失兩萬不到的人馬,已經很讓他喜出望外了。讓他內心躁動久久不能平靜的是密報上的另一條訊息:葉泰還健在,現在正潛伏在東佃城,做了知府,隨時準備與炎麟國大軍匯合。這一訊息簡直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大喜訊!葉泰的死,蔚謙放在心中耿耿於懷了許多年,每每想起都唏噓傷感不已,現下一朝得知好兄弟並沒有死,叫他如何不欣喜若狂。這時蔚謙才想明白,在這麼多年裡,透過各種途徑將倭國的堪輿圖和一些重要訊息傳遞給他的人是誰。即使被迫隱姓埋名隱於他鄉,葉泰還是一心為著炎麟國打算,蔚謙恨不能立時將皇位傳給蔚凌雲,然後趕赴朝州城,去與葉泰再一次一起並肩作戰,殺倭國一個片甲不留!只是蔚凌雲還太年輕,沒有經過歷練,他又實在是放心不下將天下交託給他。
悵然地嘆了一口氣,蔚謙如今愈發覺得這個皇位是累贅,看來他必須要加強對蔚凌雲的培養,儘快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來接自己的班了。就這樣,再往後的一段時間裡,直到坐上皇位的前一天,蔚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