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9部分

的高階軍官。雖然裴承毅與袁晨皓相互認識,而且非常熟悉,兩人也得走這套程式。

接下來,除了中途終止打擊行動之外,其他都由計算機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目標與打擊順序自動完成,不再需要人為干預。

由此可見,基於戰略防禦系統的精確戰略打擊到底有多麼猛烈,完全由預先設定好的打擊程式決定。雖然這些程式不是由計算機自動生成的,而是由技術人員編寫,而且以韌體的方式鎖定在計算機裡面,除非拆除韌體,不然連控制戰略防禦系統中央計算機的技術人員都無法改變打擊程式,但是知道打擊程式具體內容的人不會超過五個,其中肯定沒有國家元首與總參謀長。原因很簡單,按照共和國的相關制度,元首隻能確定戰略打擊的範圍,準確的說,是明確提出哪些目標不能碰,而哪些目標能夠碰,就不由元首說了算。總參謀長則決定打擊具體順序,準確的說就是優先順序別,哪些性質的目標必須優先對付,而到底應該打擊哪些目標,也不是由總參謀長說了算。決定具體打擊目標的,是一個由全體代表大會軍事委員會、國防部與總參謀部聯合成立的專門機構,這個機構實質上只有3個正式成員,且由元首任命,並且間接向元首負責,其具體身份高度保密。如此繁瑣的安排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保密。

事實上,精確戰略打擊的自標並不神秘。

早在2045年,即共和國與美國先後公佈本國的戰略防禦系統具備有限的精確戰略打擊能力,並且為“精確戰略打擊能力”給出確切定義的時候,就有不少國際機構對此做了全面分析,對兩國精確戰略打擊能力所針對的目標做了評估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