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9部分

部隊到達阿斯塔納不等於控制住了局勢。

巡邏部隊與俄軍交火之後,阿卡耶夫沒有組織反擊,而是著手調整阿斯塔納的防禦部署。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第1步兵師反應迅速,能夠趕在第二批空降部隊到達之前佔領空降場,還是有機會挫敗俄羅斯的軍事幹預,但是哈軍第1步兵師的萬餘名官兵分散部署,即便有部分部隊能夠趕往空降場,也很難擊敗第一批到達的空降部隊,自然不可能挫敗俄羅斯的軍事幹預。可以說,阿卡耶夫做出了最為正確的決策,即穩守待援,只要能夠堅持到共和國軍隊到達就算勝利。

事實上,此時最關鍵的戰鬥並不是爭奪阿斯塔納。

共和國外交部宣佈接受杜達耶夫的請求、出兵幫助哈薩克抵抗侵略的時候,共和國駐阿拉木圖總領事以全權代表的身份與杜達耶夫簽署了《中哈友好互助條約》,兩國正式締結盟約。與其他《友好互助條約》一樣,共和國不但有義務幫助締約國抵抗侵略,還將按照締約國的請求對入侵者進行侵略反擊,即以保護締約國的名義,打擊侵略者境內的軍事目標。更重要的是,只要哈薩克因為遭到入侵而向俄羅斯宣戰,共和國就將以盟國的身份向俄羅斯宣戰。

雖然哈薩克還沒有向俄羅斯宣戰,但是俄軍已經進入哈境內,宣戰只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共和國向俄羅斯宣戰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既然是正式宣戰,自然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共和國時間22點15分,即與哈薩克締結同盟條約後10分鐘,裴承毅就在元首府的地下戰略指揮中心內簽署了該同盟條約,在此之前,杜達耶夫已經在締約的時候簽署了該條約。更重要的是,白天的時候,在焦魃山親自遊說的情況下,全體代表大會表決透過了特別授權令,即授予國家元首全權處置突發事件的權力。也就是說,在裴承毅簽字之後,《中哈友好互助條約》就正式生效了。

與之同時簽署的,還有一份特別戰爭動員令。

因為戰爭動員令擁有最高優先順序,所以先於《中哈友好互助條約》送出。大約22點20分的時候,戰爭動員令就到了總參謀部。

22點25分,共和國外交部正式宣佈,與哈薩克締結同盟條約。

這個時候,袁晨皓正在閱讀元首剛剛下達的戰爭動員令。準確的說,是藉著閱讀動員令在拖延時間。

看完外交部的新聞之後,袁晨皓才以總參謀長的身份正式下達了該命令。

22點30分,與元首府聯線後,袁晨皓在總參謀部幾個主要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與遠在元首府的裴承毅共同啟動了國家戰略防禦系統裡的主動攻擊程式。

前面提到過,戰略防禦系統實際上擁有非同一般的戰略打擊能力。

所有武器都有兩面性,到底是防禦性武器、還是攻擊性武器,不是看武器本身,而是看使用武器的方式方法。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以及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作為進攻武器使用的可能性,並且留下了改進餘地。比如用來攔截彈道導彈的大功率鐳射器也可以用來對付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與軌道空間站,動能攔截彈頭在適當改進之後,能夠用來對付地面、海面與大氣層內的目標。

總的說來,基於戰略防禦系統的打擊手段,相當於一種高精度的戰略打擊方式。雖然這種打擊方式與傳統的、基於核武器的戰略打擊方式有很大的區別,比如附帶損傷沒有毀滅性作用等等,但是兩者的本質、即打擊的目標、給對方造成的影響等等並無區別。受此影響,即便是國家元首,要想啟動戰略防禦系統的主動攻擊程式都得像核按扭那樣,走嚴格的校驗程式。

實際上,“核按鈕”也只是個通俗稱呼,其本質是一組16位密碼,元首在下達核打擊命令的時候,必須報出密碼,只有在密碼完全正確的情況下,執行打擊任務的部隊才會聽從元首的命令。戰略打擊命令也相差不大,由元首與總參謀長同時向控制戰略防禦系統的中央計算機輸入啟動命令,即兩組相互參照的密碼,只有在兩組密碼同時輸入、而且準確無誤的情況下,中央計算機才會按照預定程式,啟動戰略防禦系統的主動攻擊程式。

為了防止某些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共和國制訂了一套非常嚴格的標準化程式,在輸入命令前,元首與總參謀長要相互確認身份,而核實方法就是由合適的第三者進行證實。比如只有具有共和國國家公務員身份的非元首府工作人員才能證明裴承毅的身份,而能夠證明袁晨皓身份的則是具有少校以上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