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事,太后已知,特命本王過來問一問,”元鑑海當仁不讓的坐公案之後的主位,說道,“奸商當道,國法難容,有人傳是彭城公在背後替這些奸商撐腰,但本王絕不相信彭城公會惘顧國法、容奸商亂世,是不是請彭城公過來商議此事以求個妥善解決之策?”
“好,當依王爺所令,下官就遣人去請彭城公過來。”張玉伯一口答應道。
藩季良暗自心焦:海陵王與沈戎過來,明擺著不安好心。
林縛藏在幕後,這事情還有個緩和的餘地;要是林縛親自出來,事情再擅僵,那就沒有緩和的餘地了。要是林縛不出面,他們還能派衙役去強請?
林縛能舉薦張玉伯,但當真要將張玉伯趕下臺去,海陵王跟沈戎能阻擋嗎?
衙堂裡的老吏裡,也有看不慣東陽鄉黨如此囂張的;聽著張玉伯有令,便有兩人站出來,趕往陳園去請彭城郡公出面。
張玉伯坐在堂上,與海陵王、沈戎、趙舒翰議論治市之難,藩季良忐忑不安的坐在那裡,就擔心林縛臭著臉走進來或許根本就不露面。
這邊等了片刻,就通報彭城郡公的車駕已到衙堂外,藩季良心裡稍稍鬆懈。未等這邊起身相迎,林縛與林夢得、高宗庭便走將進來,看向元鑑海,說道:“這事都驚動太后、王爺,也太不像話了……”
“也今時江寧城百萬餘口,糧斷一日,餓殍逾千,”張玉伯請林縛到堂上而坐,不卑不亢的說道,“我也是不得已才勞煩彭城公出面……”
“亂世當用重典,商賈亂世,彭城郡令當如何處之?”元鑑海看向林縛,言辭尖銳的說道。
“有法當依,江寧城事,有張大人主政,我怎麼能亂言?”林縛輕輕的將元鑑海指來的矛頭撥掉,說道,“一切都還要聽張大人拿主意,我等過來只能做個參謀……”他也不到公案前的主位與元鑑海並坐,而是在公案左側坐下。
元鑑海給倒打了一棍,林縛在案側而坐,他也就不能喧賓奪主的坐在公案之後,臉色僵硬的站在起來,將公案主位還給張玉伯。
“有彭城公此言,那一切都好辦,”張玉伯也不管林縛與元鑑海的言語交鋒,坐回公案之後,從案頭抽出一份名錄,說道,“此時江寧有頭面的糧商,我這便召他們到衙堂來問話……”
彭城公與海陵王都沒有異議,下面的衙役膽子也就壯一些,分頭去請人。
陸陸續續的,林續祿、孫文炳、葉楷、肖密、陳/元亮之子陳橋等人都給請過來,便是顧天橋也從獄裡給帶上大堂來。
藩季良到江寧給陳西言擔任幕僚,雖然時間不算長,但對東陽鄉黨的瞭解還是極為深刻的。
葉家、肖家,以往在江寧經營紙業、典當行,但在河口鎮迅速崛起為江寧四大米市之一而東陽一系又控制津海糧道之後,他們也就都跟著經營米糧。
孫文炳主要是替淮東經營集雲社,但孫家洗脫罪名之後,原西河會以及孫家在江寧也有些產業儲存下來。孫家以及原西河會勢力所屬,都還有些人在打理這些產業。
陳/元亮在青州戰後就杳無音信,基本上也確定死於亂世之中,但陳家在江寧的產業不弱。陳橋是陳/元亮的次子,也是陳家儲存下來的唯獨一支。青州戰敗之後,林顧恩怨便了,陳家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給視為東陽一系。
貨棧、商鋪,族人合夥經營在當世已是常見。經營米業,收谷而樁,動用的資本都格外的龐大,也唯有聚集龐大的資本,才能牟得足夠的厚利。親族合股或向鄉人借貨,已是普遍,像陳橋、林續祿、顧天橋等人站在堂前,但背後透過血緣、姻親、鄉黨以及已成稚形的商業資本聯結起來的勢力,要比想象中龐大得多。
這些勢力歸根結底都會推到彭城郡公林縛頭上——林續祿是林縛的族兄,又是林庭立的長子,顧天橋是林縛正室顧君薰的族兄,孫文炳本身就是淮東所屬,其妹又是林縛的妾室,葉、肖、陳三家,又與顧、林兩族有姻親之近。
林夢得看著堂前所立,都是熟悉的面孔。
孫文炳是給拉來充數的,不要說林續祿本身就是林族的核心人物,以往淮東維持津海糧道、經營淮東錢莊,葉、肖、陳等家都是出過力的,淮東這邊還真不能過河拆橋,還真要張玉伯這樣的人站出來替淮東唱白臉。
林縛、海陵王在此,林續祿等人不得不出面,但面對張玉伯的質詢,他們也有應對之言。
“大人所言,某等草民不敢不從,今日盤倉,明日即恢復戰前之價售糧。售罄為止,某等也就不再做這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