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債券市場,但在1982年之後又陸續得到恢復。藉助於1949年前銀行、股票市場以及債券市場的發展經驗,這種恢復銀行與證券市場的工作進行得較快。由於現代銀行金融機構的網路已遍及全國,使中國在過去20幾年的公債融資能力不斷提高。
現在中國的國債期限最高為30年,這種期限已為中國經濟渡過像亞洲金融危機、每年財政赤字這樣的挑戰提供了方便,使現在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朝代更有能力緩解財政危機,減少改朝換代的壓力。
什麼情況下靠公債更增強國力?
前面講了這麼多,我們可能還是不清楚為什麼現在的中國、美國還有當年的西歐、日本靠債務發展得越來越強盛,而朝代時期的中國、印度、土耳其還有當年的中東、非洲國家儘量往國庫存錢,反而是越存越窮?之所以兩種國策帶來兩種不同結局,部分原因在於把金銀存到國庫之後,實際上是把本來有資本屬性、能進一步生錢的這種金銀錢變成了死財富,扼殺了其本來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流通能力,使這些金銀變成了博物館裡的陳列品,而不是資本。
自然,我們這裡不是說無論如何都應該借最多的債、無謂地製造赤字。更不是說無論政府怎樣花錢,無論政府的預算過程是否受到*監督,靠赤字支援政府開支都比存國庫更好。一些基本的權力監督與制衡是必要條件。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把國家看成一個公司,從公司財務的角度來看待國家理財問題。首先,如果國家借債的利息高於國家投資或開支的專案所能帶來的回報率,比如國債利率是20%而國家投資專案的回報率只有2%,這裡國債利率是成本,投資回報率是收入,那麼國家開支的專案每年要虧損18%。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必不可少的國家開支外,政府應該停止、減少開支,尤其不應該透過赤字、國債來讓政府浪費錢,應該降低稅負。如果是這樣,政府的確要儘量存錢,以防未來出現財政危機時要花20%的利息去借債。在這個意義上,由於中國曆朝的民間借貸利率都在20%、30%或更高,同時投資專案因抑商而很少、回報率也低,像在1934年民國時期的土地投資租金回報率一年在8%至15%之間 ,遠低於借貸利率,所以各朝代的理性國策是多往國庫存錢,少花錢,也少徵稅。換言之,過去金融市場的不發達迫使朝廷多存錢。
當然,如果政府開支只是用於消費、揮霍而不是花在有回報的資本性專案上,那麼其開支的回報率等於零。像這些年部委、省市、縣、鄉各級政府大動土木,蓋各種超級豪華辦公樓,這些形象工程專案是純粹的揮霍消費,帶來的是零回報。在這種情況下,不管國債利率多低,也應該極力限制政府開支。
相反地,如果國債利率低於國家開支專案的回報率,那麼往國庫存錢只會阻礙國力的增長,使國家衰退。
治國的金融之道:藏富於民(10)
所以,決定經濟國策的兩個關鍵要素是國債利率和國家投資回報率,前者取決於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後者取決於國家制度是否有利於市場交易。下面,我們可從這兩個角度來審視中國和其它國家的經歷。
之所以1600年左右靠國債發展的西歐到後來越走越強盛,而當時國庫深存金銀的國家則隨後每況愈下,是因為一方面西歐越來越發達的長期債券市場使其債息不斷降低,另一方面它們的大西洋、印度洋貿易給它們帶來日益上升的投資經營回報率。以英國為例,前面講到,1715年時它的國債平均利率在左右,到1717年降至4%左右。英國在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請來荷蘭的王子作其國王,該王子帶來的不只是他自己和荷蘭親戚,讓荷蘭不再跟英國作戰,而且把當時荷蘭擁有的西歐最發達的金融技術帶到英國,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金融中介公司的信用增強作用。換句話說,如果是英國政府自己面對投資者負責,市場投資者可能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所顧忌、怕政府不認賬,但是在英格蘭銀行於1694年成立之後,該銀行自身是獨立法人,也有外部股東(英格蘭銀行是上市公司),當英國政府把1000萬英鎊的國債委託英格蘭銀行承銷時,這國債的背後不僅有英國的稅收、政府信用作支援,而且英格蘭銀行也是重要的後盾,有該銀行提供的增強信用,投資者顯然更放心,要求的利息(包含風險溢價)也就低,因為萬一出事,英格蘭銀行的股東要承擔損失。那時,東印度公司和南海公司在證券市場的信譽也非常好,所以英國政府先把債券賣給這兩家上市公司,然後由它們再以出售股票的形式從市場融資。有了第三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