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審議一直沒有進展,過渡銀行是指為處理破產或停業金融機構的債務與債權,而臨時成立的過渡性銀行。

長銀和住友信託合併案也未見絲毫進展,在市場上,清楚地把長銀的問題反應在數字上。8月初,長銀的股價還在面值50元左右徘徊,到了11日,終於以37元創下新低紀錄,這種股價已經差不多算是破產了。

當然,其他銀行股也受到了影響,大量地被拋入市場中。松葉銀行的股票隨即跌破當時大家預期的最低價250元。但它並沒有從這裡停住,而是繼續急速下跌。

當時我猶豫著是否該回補小塚老人1/3的股票,先讓眼前的利益落袋為安。不過,那時才不過是他委託我代為處理的第一天而已,所以我還是沒有輕舉妄動。

整個市場的行情好像是在等著放暑假的學生一樣,沒有什麼衝勁,只對負面新聞有點反應,然後再一點一點下滑。在各大報紙上,都在刊登國會審議無法定案的訊息,這時,我突然想起一個人,決定先問問情況再說。我找出叮匡站前分行關根秀樹的名片,翻到背面,依照上面的手機號碼,撥了電話。聽到電話被接通的聲音後,我說道:

“我是小塚的秘書白戶,現在方便講話嗎?”

這時,從電話裡傳來汽車行駛的聲音,應該剛好在外面跑業務吧。關根用聽不出是開朗還是陰沉的聲音說道:

“可以,沒問題。”

我告訴他長銀與松葉銀行的股價變動情況,然後問他:

“現在增資的事情如何了呢?”

“啊,那件事嘛……從初春開始,只要股價一跌,我們總公司就對外宣稱要進行第三者配股,然後召開大規模的記者會,這件事,大家都知道的對吧?但是,之後證交會來作了調查,他們覺得我們有刻意操作股價的意圖。其中的豐海汽車知道這件事後,似乎面有難色,好像已經退出了增資名單。”

對於關根來說,這個訊息或許是不太重要的內部情報,但對我來說,它卻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果真照關根說的那樣,日本第一的製造企業已經撤消增資計劃,那麼即便到時候松葉銀行的增資總金額不變,那麼對外的影響力可能還是得打對摺.所謂的第三者配股增資,不過就是集團企業所提供的給松葉銀行的幌子,這時的我輕鬆得想吹口哨。

“這麼說來,這次松葉銀行如果再想用增資的訊息拉抬股價,應該是件很困難的事了?”

“我想是吧,現在如果放出增資的訊息,不知道豐海汽車在媒體面前會作何表示。但是,如果豐海不答應,那麼這整件事情就得宣佈失敗。除非他們在臺面下把事情搞定,不然的話,增資這件事最終將被打入冷宮,而且還有證交會在等著呢。”

得到了這麼重要的情報,我很高興地向他道謝,然後掛上了電話。如果第三者配股增資不可能進行的話,那麼現在松葉銀行的股票就沒有值得一買的理由了.我決定先觀望一下,保持隨時能跳起來的低姿勢,等待著市場的下一次變動。

接下來幾天,我在螢幕上將小塚老人買賣股票的交易記錄全部調出來進行研究。到63萬股的地方為止,小塚老人反覆進行了37次細膩的分割投資。實在是不簡單,他的這種做法可以直接拿去當股票買賣的教科書了。

他把資金分割成很多次進行交易,最多的一次也才投資5萬股而已。這讓我想到了雕刻,那邊削一點,這邊補一點,退遠一點再看一看,然後重新調動整體的平衡感。雖然我實際操作股票的時間尚未超過3個月,但用自己的手親自感受過之後,我相當能瞭解小塚老人的迷惘或確信、失敗或重來,這一切就像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這個神奇的魔術師能夠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慾望,讓自己對市場的感覺緊隨著晃盪不定的數字波浪,這一點,可以說他做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

例如6月中旬要融券賣出時,小塚老人並沒有一股腦兒全部出手,而是先從2000股開始脫手,但似乎他覺得兩天後股價有上升的傾向,就馬上回補收手。結果在他第三次融券賣出後,才沒有再把它買回來,讓它成為最後賣空60萬股的一部分。

老頭子已經是在市場中能買賣1。65億元的人,卻還是會對60多萬元的賣空感到迷惘,並且為此重新修正了3次之多,可見他小心翼翼與提心吊膽的程度,這種精神真讓我敬佩。

7月底,當股價跌到將近250元的時候,他就開始等待觸底後的反彈而準備買回,並且表現得毫不遲疑。

我每天看著螢幕,從小塚老人的買賣記錄中獲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