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一遍,獲益良多,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謹將所見、所感、所思分述如次,聊供時賢俊彥參考。
一、舒序本《紅樓夢》概貌及其脂本特徵
舒元煒序本《紅樓夢》,略稱“舒序本”、“舒本”,又因舒序紀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為“已酉”年,故版本研究者又稱“已酉本”。此本原抄八十回,今止存第一至第四十回,是為殘本。封面“紅樓夢”三字,次舒元煒序,舒元炳題《沁園春》詞一首,末署“澹遊偶題”。第十五回末“下回分解”之後,另頁抄有“但不知寶玉在饅頭庵與秦鍾那目晚間算何賬,叫某好不明白也。然亦難免風月行藏,大關風化矣。可笑之至!”一段文字,或為抄者批語。第四十回末又有相同於第十五回末另頁批註“萬事情長,有限光陰。吾不樂其山水哉!偶筆。”正文每面八行,行二十四字,字跡尚算工整,點改較少。第十七回、十八回已經分開,第十七回回目是“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奉旨賜歸寧”;第十八回回目是“隔珠簾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題詠”。
舒序本儘管已經刪除大量脂硯齋等人批語,但細按四十回全部文字仍然可以確認它保留脂本的基本特徵。
(一)、保留了脂評本中部分回前回後詩對。例如,舒序本第五回回目後有“題日:春困葳蕤擁繡衾,恍隨仙子別紅塵。問誰幻入華胥境,千古風流造業人。”第六回回末有“正是:得意濃時易接濟,受恩深處勝親朋。”第七回回末又重抄了這副詩對。第八回回末有“早知目後閒爭氣,豈有今朝'錯''讀''書'”,後三字殘缺。第十三回回末有“正是: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第二十三回回末有“正是:妝晨繡夜心無矣,對月臨風恨有之”。早期抄本中的回前回後詩對各本存數不同,文字也略有差異。但程甲乙兩本已無回前回後詩對,這是脂前程後的一個重要的區別之一。
(二)、保留了脂評本部分回前批。例如,舒序本第二回回目後有長段批語,即從“此回亦非正文字旨”至“可知此一回則是虛敲旁擊之文,筆則是反逆隱曲之筆。”文字與抄寫款式同於戚序本。又,第五回回前詩後有脂批雲:“第四回中既將薛家母子在榮府中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漸不能寫矣。”庚辰本有此一段文字,而戚序本與程甲乙本均無這段批語。
(三)、保留了脂評本部分獨有的似批非批文字。例如,舒序本第十七回末從“元春入室更衣”至“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二行之後,有如下一段長文,(戚序本在第十八回中)文雲:
此時自己回想當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淒涼寂寞,若不虧癩僧跛道二人攜來到此,又安能得見這般世(圈掉,旁添“識”字)面。本欲作一聯《燈月賦》、《省親頌》,一誌今日之事,又恐入了別書的俗套。按此時之景,即特作一賦一讚也不能形容得盡其妙。即不作賦贊,其豪華富麗觀者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這工夫紙筆罷了。
下接“要知端詳,且看下回”。研究者對這段文字究竟是批語“混入”正文還是“作者”旁白,看法不一。但此為脂評本所獨有文字則是共識。
又,舒序本第十八回寫元妃進園後“己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燈,明顯著蓼汀花激四字”,下接文字是:
按此四字並有鳳來儀等處皆繫上面(圈去,旁添“回”字)賈政偶然一試寶玉之課藝才情耳。……故此竟用了寶玉所題之聯額。那日雖未題完,後來亦曾補擬。
下接“閒文少述,且說賈妃……”戚序本等亦有此文字,而程甲程乙本明顯作了刪節。
綜上所述,舒序本原底本當從附有脂評的抄本中迻錄的,根據是充分的、可信的。
二、舒序本回目與正文異同
細察舒序本四十回回目大多同於或近似於各早期脂評本的回目,但也有此本獨出的回目。例如,第三回回目“託內兄如海酬閨師,接外孫賈母憐孤女”,雖與甲辰本、蒙府本、戚序本等有“貌似”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第五回回目“靈石迷性難解仙機,警幻多情秘垂淫訓”,“獨成”一類。大異小同者如第六回回目“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第七回回目“送宮花周瑞嘆英蓮,談肄業秦鍾結寶玉”、第八回回目“薛寶釵小宴梨花院,賈寶玉逞醉絳雲軒”,同於甲戌,或與他本微有差異。他如第二十五回、第二十六回兩回回目則大同小異。
txt小說上傳分享
跋舒元煒序本《紅樓夢》(2)
如與程甲本回目相比較,第一、二回目全同。第三回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