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納納社,然後進攻阿綿社,擒殺暴動首領馬腰兵等人。暴動平息後,清廷對孫開華賞穿黃馬褂。
1877年,光緒三年(1)
383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的複審,歷時四年,終於案情大白:楊乃武與小白菜是冤枉的。三堂會審之後,楊昌濬又用重金賄賂刑部尚書皂保,企圖阻撓平反。
左宗棠這個舊部將領於3月份被清廷革職。這起冤獄的平反,直接導致了官場大地震,江浙地區一百多位官員的頂戴花翎全部摘掉,永不敘用,因軍功而入官的湘系軍閥受到沉重打擊。
至於被告楊乃武,人未亡家已破,連回家的路費都是胡雪巖資助的。他傷筋折骨,幾乎成了殘廢,回到家鄉後心灰意冷,輕易不與外界交往,專心研究孵育蠶種。三年之後,培育出了一個蠶種品牌:“風采牡丹,楊乃武記”,家道中興。
另一名被告小白菜出家為尼,從此在青燈古佛旁了卻餘生。
楊昌濬在整個審案過程中,一力阻撓平反,竭力維持原判,主要是受了下屬的矇騙,而且也有政治上的考慮。為了籌餉的順利進行,他必須維護浙江官場中湘軍集團的利益。到了最後關頭,他為了保住關係網,使出了行賄的下策。
他的這段劣跡被人們編成了戲曲,題名為《楊乃武與小白菜》,廣為傳播,令楊昌濬不齒於輿論,抬不起頭來。
在此之前,左宗棠非常體諒楊昌濬的處境,不願把他繼續留在官場,承受壓力,所以勸他放棄官職,不要再為楚軍西征籌餉而苦苦煎熬了。但是,楊昌濬兩次辭官,清廷都不批准,直到將他革職。
這樁冤案平反以後,左宗棠對楊昌濬沒有過多指責,只是直率地要求他“引咎自責”。不過,左宗棠“恭讀聖諭”之後,發現清廷除了平反冤案,對楊昌濬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