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來夏朝為商所滅,九鼎就遷於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為周所滅,九鼎就遷於周朝的鎬京。後來成王在洛陽地方營造新都,又先將九鼎安置在郟鄏地方,其名謂之定鼎。直到戰國之末,周朝為秦始皇的父親昭襄王所攻,取了九鼎,遷之於秦。但是有一個忽然飛人泗水之中,求之不可得。另外還有八個到秦滅之後,究竟如何結果,卻無可考。不過這九個鼎居然能傳到二千年之久,有一個而且通靈能飛,真可謂神異之物了。閒話不提。

且說夏禹自從九鼎鑄成之後,知道自己脫離塵世之期近了,種種的預備打算。過了一年,正是夏禹即位的第八歲,正月初吉,就下了一道命令給萬國諸侯,定於某月某日在揚州之苗山大會。命令發出,夏禹自己亦整備行裝,叫伯益攝政,和杜業、輕玉、季寧、然湛、施黯等在都留守,將平日所著的《真靈寶要集》、《天官寶書》、《靈寶長生法》等書、又治水時所用的赤碧二珪、伏羲氏所賜的玉尺、軒轅氏的銅鏡等等統統帶了走。又自以為年屆百歲,起居需人伺候,特引古人行役以婦人之札,叫帝女亦隨侍而行。

到得動身的前一日,叫過真窺、橫革、之交、國哀四個人過來吩咐道:“汝等四人隨寡人平治水土,歷盡勤勞艱辛,現在年紀盡老繕了,好好保養餘年,俟寡人歸來再見吧。”真窺聽了這話,莫名其妙,不知道他話中含著什麼意思,只得唯唯答應。夏禹回到宮中,又叫過兒子啟來吩咐一切,並且賜啟一塊美玉,名叫延喜之玉。說道:“我向來不貴寶玉的。但是從前捐璧于山的帝堯亦曾經授帝舜以苕華之玉,照這樣看來,玉之為物,亦未始不可寶貴,汝其善藏而善守之。”啟再拜而受。

夏禹又與塗山後話別,迴轉頭來,看見一個少子站在身邊,是平日所鍾愛的。因又想起一事,再叫過啟來吩咐道:“汝這個小兄弟,我打算給他一個封國,在褒的地方。我明日即須動身,已來不及,將來又恐忘卻,汝須代我記著。”啟唯唯答應。

到了次日,夏禹起程,宰相伯益率領百官至南門外恭送。

忽見有兩人匆匆而來,原來是大章、豎亥二人。夏禹在帝舜未崩時,叫他們去測步大地的,如今方才回來報告。大章所步的是東極至於西極,共總有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零七十五步;堅亥所步的是南極至於北極,共總有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零七十五步,兩數相同。所以他們兩個同時出去,同時回來。夏禹看了,遂慰勞道:“汝等多年在外,僕僕奔走,辛苦極了,作速去休息吧。”又吩咐伯益對於二人須重加賞賜。伯益聽命,和群臣自回朝中不提。

且說夏禹這次出行並非直到揚州,他的心思,是要將他所有的秘書寶物等分藏在各山,以便後世有緣的可以得到。所以他的出門先向西南行,從風陵堆逾過黃河,直到熊耳山,選擇了一塊地方,叫從人開鑿一間石室。夏禹本來有預備好的一個金匱,石室鑿好之後,便將他攜來各種圖書寶物之中揀了幾種放在金匱內,就拿到石室之中去藏著。然後又叫從人用土石將石室遮住,隱在裡面。到得後來,士人但知道夏禹曾經在此山藏書,究竟所藏何書及藏在何處,均不得而知了。

這時帝女在旁問道:“天下名山有九,熊耳山並非天下名山,藏在此地是什麼原故?”夏禹道:“熊耳山是洛水發源之地。洛水最有神靈,當初帝堯授帝舜及帝舜授寡人以天下皆於此水中得到禎祥。又從前寡人治洪水時,亦曾在此水中得到寶書及九疇等等。水中不可藏書,所以藏在此水發源之山中以作紀念。”帝女聽了,方始明白。熊耳山藏書之後,夏禹又向王屋山而來。

帝女又問道:“我王本來說要到泰山去行封禪之禮,現在何不一直沿大河之南岸而走呢?”夏禹道:“不然。寡人尚有事未了。當初寡人治水到王屋山時,曾承王屋山清虛真人西城王君傳授寶文,是為朕有志學仙之初步。原約功成之日,送還原書,所以現在不能不繞道一往。”過了兩日,到了王屋山,訪問西城王君,又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去了。那留下守洞之人已得到西城王君的預告,即領了夏禹入洞。帝女本來是天上神仙,亦得隨入,其餘之人皆在洞外守候。夏禹等人洞之後,經過小有清虛之天的正殿清虛宮,曲曲彎彎又到了南浮洞室,天生石匱依然尚在。夏禹遂將寶文放人匱中,與帝女辭了守洞之人,循舊路出洞,再向東北行。

()免費電子書下載

一日,到了一山,水石清秀,彷彿仙家之地。夏禹愛其風景,又擇了一塊地,命左右將山石鑿成一洞,將自己所著的一部真經藏在裡面。左右的人偷看那書,覺得是刻以紫琳,秘以丹瓊,裝璜得非常華麗。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