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一時不慎,又走火入魔,燒斷了三焦,因此在《神功秘笈》的最後,寫上了自己的教訓,連同他甘家的《劍術精髓》,一併藏入這小木箱子裡,深藏在這洞中之洞的石龕上,再不輕易傳示後人。同時將自己的武功,繪成圖形,刻在石洞的石壁上,口傳身授,只有在自己臨終之前,才將洞中之洞的秘密告訴後人,甘氏後人憑前人口傳身授的武功(其實是九陽真經中的四、五成功夫),足以傲視武林,橫行江湖了。由於甘氏後人遵循祖訓,不與中原武林人士交往,所以在武林中,極少有人知道甘家的武功。他們要採取行動,住往蒙了面孔,一旦交手,絕不容情,令黑道上的人物聞風喪膽。
到了甘氏的第五代祖先甘震宇,突遭橫死,這洞中之洞和這兩部奇書的秘密,便再無人知道了。從此以後,甘氏後人只知前洞石壁上的武功,而不知洞中有洞,更不知道後洞絕谷巖洞口的石壁上,秘密藏著這兩部武功秘笈。
董子寧為甘驥所逼,無意中撞開了這洞中之洞的小洞口。在自殺時,又無意撞在這秘藏奇書的石龕封閉處,發現了這兩部武林中的珍寶,恰恰董子寧的武功為化功丹化去,內力全無,武功全廢,正象甘維琪所要求的:“心似白紙,胸如深淵,身若空谷”。心似白紙,可以任意練什麼武功,不受限制;胸如深淵,可彙集大地百川之水;身若空谷,可容納天地之氣。所以董子寧練起九陽真經來,九陽真氣在他體內不受原有內力的阻擋,源源而入,當九陽真氣充溢十二經脈後,又流溢到奇經八脈中儲存起來。十二經脈如河涌,奇經八脈似湖泊,它可以儲存容納源源不斷的真氣湧入。所以《九陽真經》中的第二頁便練奇經八脈中陽蹺脈,以便開啟這一湖泊。好儲存、容納其氣的湧入。目前董子寧只練了半年。九陽真氣不算充裕。但這半年,足以使甘氏子孫相形見拙了。這是董子寧的巧合,也是他的奇緣,非人力所為,更是甘氏祖先所想不到的事。
董子寧嚐到了練《神功秘笈》的好處,更不急於出去了。絕谷中的巖洞,既沒外人進來,更無任何野獸干擾,成了董子寧極好的練功地方,他心無旁鶩,將一部《神功秘笈》一字不漏地背得滾瓜爛熟,按照二十幅圖一幅幅練下去,他不知道自己在巖洞裡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飢時吃娃娃魚乾,渴時飲深潭水,一時見外面瑞雪紛飛。一時見烈日炎炎照絕谷,一時是谷中山花爭放,一時又是山稔果結滿枝頭。數九寒冬,他身穿單衣不覺寒冷;三伏酷暑,他身近火堆不覺炎熱。每當他練功時,漸漸頭頂凝結了一團白霧,這時他練的九陽真功,已達到相當的火候了,舉手投足之間,便立可致人於死地。只不過董子寧渾然不覺自己的內功已達到了當今武林最上乘的境地。他不知不覺已在巖洞裡度過了三年。這三年裡,勝過別人練四、五十年功的成就,他不但將十二經脈全部練成,就是奇經八脈,也練成了六條經脈,只差衝脈、帶脈沒練成。衝脈和帶脈,是氣功中難以攀登的高峰,稍一不慎,便筋斷脈裂而死,令人望而生畏。當今武林中最上乘的一流高手,連陽維脈,陰維脈也不敢輕易去練,別說衝脈和帶脈了。董子寧自從練成了其他六條奇經,便一步步攀登這一頂峰。他苦於無法打通這兩條經脈的穴位,練了幾十次,不但不能打通,反而感到氣息澎湃,心悶難言,有經斷脈裂之感。他不敢再強練下去了,跳進潭中清醒自己。每每他練功練到氣息亂湧之時,這深潭清涼之水是使他內息鎮定下來的良方。這潭水真有一種叫人不可思議的物質,不但醫治外傷,還能使氣息漸漸平息下來,要不是這深潭水,董子寧有幾次便會走火入魔,成了終身殘廢。這一醫治,也是他仍然而發現的。有一次,他在打通任脈、督脈的穴道時,身體氣息亂湧,渾身似火燙一般。他一陣頭暈眼花。從練功處滾下了巖洞裡,跌進了深潭,一下使他內息平靜下來。爬起來再練時,竟意外地打通了這兩處穴位,這也是董子寧的奇緣。甘氏祖先在內急亂湧時,強行運氣,沒機會跌進深潭裡,結果便造成終身殘廢,空有絕世神功。董子寧不會強行運氣,順其自然,意外地得到了好結果。
董子寧試圖再一次打通衝脈、帶脈的穴道時,結果氣息比以往更為澎湃亂湧,令到他手足亂揮,掌力腳勁所到之處,石壁岩石似粉狀般地紛飛四散。幸而他心智還比較清醒,縱身一跳,飛落到深潭裡。良久,才感到氣息漸漸地平息下來。
董子寧爬上岸時,心想:看來真的不能再強練下去了。世間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我練到內功能恢復如初,也該心滿意足了。他仍然不知自己的內功已達到了九陽真經中八成功力,這已是武林中少有的人物了。他完全能夠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