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變化的種子

美國的種子研究者受到了智慧財產權改革的激勵,1930年出臺的《植物專利法》(Plant Patent Act)給研究出來的種子提供法律保護。在美國政府所透過的、偏向於保護農業的眾多法案中,這項法案第一次為玉米研究提供相當大的確定性和支援。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下,種子培育者能夠保留種子世系的資訊,從而控制種子的供應量。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美洲的玉米(5)

農業機械化和雜交種子推動美國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生產力進入到一個新時代。農民們發現雜交種子的莖稈不是“弱敵”,甚至對於重型拖拉機來說也是如此,這些莖稈所擁有的耐久力是自由傳粉品種無法具備的。面積相同的一塊地裡能產出的玉米產量越大,就意味著需要採摘的玉米數量越多,機器在這方面的工作效率比人類要快得多。雜交品種對大量施用氮肥有更好的適應性,這也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地下水汙染。

從1960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雜交玉米產量再次翻番增長到每英畝120蒲式耳。在這一時期內,除了少數玉米地以外,幾乎所有的玉米地都要施肥或者噴灑除草劑。相對玉米來說,從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棉花產量幾乎增加了4倍,大豆產量增加了3倍,小麥產量增加了2�5倍。這些產量的增長主要是透過植物基因改良取得的;此外,化肥的應用和土壤處理的改進也對此做出了貢獻。

從雜交到轉基因

財力雄厚的大型種子公司對於高產量的不斷探索得到了專利法和政府的幫助與支援,而且還得到了農民的幫助,因為農民也想提高生產力。種子產業的發展也為下一代種子的培育提供了成熟的條件。1996年,美國研發出轉基因種子,這在全球尚屬首次;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種子也被稱為轉基因生物種子。就像接受雜交種子一樣,種植玉米的農民也較快地採納了轉基因種子,棉農和豆農也是如此。美國的玉米、棉花和大豆產量在2006年分別佔據全球總產量的40%、20%和40%,也就是說目前全球大量的農產品都是來自轉基因種子的種植。

轉基因種子的面世也標誌著傳統種植方式(包括雜交革命)將被逐漸淘汰出局。轉基因種子改變了植物的特性,這是傳統方法不能做到的。研究者喜歡把這種現象稱為“基因的重新洗牌”。

第一代轉基因作物關注的主要是給玉米注入抗除草劑和抗蟲害的特性,以此來減少噴灑在農作物上的化學品的數量。中國、阿根廷、加拿大和巴西這些主要的大豆生產國已經接受了轉基因種子,但是使用規模都不如美國。轉基因種子的接受程度在全世界範圍內不盡相同;歐盟的消費者非常抵制轉基因食品,這導致美國向歐盟出口的玉米數量大為減少。這也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持續至今的對於美國谷物供應的依賴開始減少,歐洲正在逐步實現穀物的自給自足。

“光說說買非轉基因食品那無所謂,但是對於農民來說,如果他要種植非轉基因的大豆或者玉米,他就必須在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出田工作,還必須全副武裝——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和麵罩,還要忍受周圍的很多蒼蠅。”伊利諾伊州中部的農民約翰·魯賓遜站在玉米田邊,一邊揮趕著蒼蠅一邊對我們說,“玉米種植帶是非常炎熱的,給農作物噴灑殺蟲劑是個危險的工作。我認為想要購買非轉基因食品的消費者應當要明白農民為此所付出的艱辛和代價。”此時已是6月底,魯賓遜種植的大部分玉米已經長得齊胸高了,那句老話“到7月4日國慶時玉米就齊膝高了”似乎已經完全不適用了。這是由於轉基因種子在起作用,還是雨水充足,這個問題足以讓人爭個半天了。

大型種子公司——孟山都公司、先鋒良種國際公司和先正達公司——的大規模試驗室已經花費巨資來提高新型轉基因種子的效能;不僅要抵禦雜草的侵犯和抗蟲害,而且隨著玉米種植向艾奧瓦州和伊利諾伊州以外的、年降水量較少的地區擴充套件,還要不斷提高抗旱的能力。研究者們還在考慮玉米的改良,以提高玉米作為動物飼料的營養含量,從而滿足製藥和生物能源產業的需求。

美洲的玉米(6)

種子的多樣性

種子的選擇已經變得非常多樣化了。農民們可以閱讀80頁厚的種子目錄——比宜家的產品目錄還要厚。《種子資源指南》(Seed Resource Guide)一書主要講述的是玉米和大豆的種子。書中隨處可見的是關於每種玉米種子的植株高度、產量以及生長季的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