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臨危受命(1)
研究生畢業的楊元慶為了找一塊出國留學的跳板,來到了中關村,進入了聯想。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楊元慶的一生,也改變了聯想的發展軌道。楊元慶不情願地被分配到了銷售部門,先是推銷Sun工作站,然後是作為CAD部經理代理惠普的產品,正是在這兩個部門中積累的經驗,使他在被任命為微機事業部經理後,帶領聯想的微機事業走出低谷,使聯想從一家落後企業變成中國PC行業的領頭羊。
推銷SUN工作站的日子
1988年,24歲的楊元慶在中國科學院的自動化研究所一邊寫作他的畢業論文,一邊構思他的未來。他為自己確定的人生目標是,到美國去拿一個博士學位,然後到鼎鼎大名的矽谷找一份工作。他的好多同學都在美國的矽谷紮下了根,這讓他非常羨慕。“80年代末期,一個名牌大學的理工生如果選擇呆在國內,那會被認為是沒有出息的。”楊元慶後來回憶說,“交大有三分之二的同學在國外,矽谷的同學比北京多得多;科大更不用說,還沒畢業,教室裡就人去樓空。”他相信,從自動化研究所到美國矽谷的距離並不遠,也就只有幾千公里,坐飛機也就是十幾個小時。然而,當務之急是先找一份工作,一方面自己還需要實踐經驗,還需要歷練,另一方面要掙錢吃飽肚子,留學需要資金,自己的專業特別是英語還需要加強。總而言之,他需要尋找一塊跳板。他首先想到了中關村,在1988年,中關村已經被確定為高科技園區,被稱為中國的矽谷。
他首先想到的單位是聯想公司,因為他前幾天看到了這家名氣越來越響的高科技公司的招聘啟事。他根據啟事上公佈的地址,找到了聯想公司的辦公樓。在二樓的一個辦公室裡,主考官對他進行了面試,雖然他的口才並不很好,但他的回答還是讓主考官比較滿意,半個小時的初試之後,還有複試,當他知道自己已被錄取了時,心裡很高興,但也不是那種狂喜,不僅因為當時像他這樣的高層次高科技人才還比較少,也因為他只是將聯想或者別的什麼公司作為跳板,他心裡想著的是另一個矽谷。後來他才知道,1988年聯想從來自全國的500個應聘者中公開招聘了58名員工,楊元慶只是其中之一。
當然,這也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畢竟距離美國的矽谷又近了一步,何況聯想公司是國內知名的高科技公司,與自己的專業對口,自己所學有了用武之地。但當公司公佈他的工作崗位時,他心裡涼了一下。公司給他的工作是銷售業務員,而且是推銷別人的產品Sun工作站(Sun是公司的名稱;實際為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三個英文單詞首寫字母之縮略,中文意為“斯坦福大學網路”。Sun起初由包括Scott McNealy等四名在Stanford大學和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的研究生建立,1982年2月正式註冊,先以工作站的設計製作為業務重點,6個月後開始創收盈利;全球僱員人數達2萬6千餘人),而使用INTEL386晶片的Sun工作站對當時人來說還很陌生,也不太實用。
多年以後,他還清晰地記得當時推銷Sun工作站的許多場景。他騎著一輛從舊車市場買來的破腳踏車,穿行在大街小巷,推銷他自己也才剛剛熟悉的工作站。他還記得自己的電話被客戶摔在地上的情景,他還記得在客戶門口一等數個小時的感受,當然他更記得賣出第一臺工作站時的心情。他推銷出去的第一臺工作站是給國家醫藥管理局的,當訂單最後簽下時,他的心情比較複雜,興奮之中還夾雜著幾分內疚,興奮是因為生意終於開張了,內疚是因為覺得似乎對不住客戶,一臺PC機對於國家醫藥管理局來說就已經足夠用了,但自己卻千方百計讓人家相信Sun工作站是他們的惟一選擇。後來楊元慶回想說:“你可以想像我當時的高興心情,但我還是認為,其實,這個客戶當時並不應該買Sun的這種工作站,買一臺PC就能解決問題。當然我們還是力推把這臺工作站做出去。”作為補償,他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滿足使用者提出的各種服務要求。楊元慶後來坦白地承認:“說起來很慚愧,當時Sun的工作站賣得並不是很成功。我們代理的這個產品不是一個好的產品。它是Sun惟一一次使用Intel386晶片的工作站。使用者使用的情況不好——要麼是不適用,要麼是不夠用。儘管產品不是我們的,但畢竟是我們代理賣出的產品,因此,那時賣出工作站的心情是既興奮又內疚。”
也正是這第一臺工作站的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