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罷黜問罪。郡守縣令驚喜莫名,立即宴請了項梁,連連問何能如此?

項梁答說:“徭役逃亡為盜,舉凡郡縣皆有。此,天下人人皆知之秘密也。秦法縱然嚴苛,安能盡罷天下秦官哉!”由此,郡守縣令食髓知味接連效法,不想竟有了神奇之效,既保住了官爵,又嬴得了民心。郡守縣令由是對這個吳中布衣大是敬佩,幾次要舉薦項梁做郡丞,項梁都婉拒了。很快地,郡守縣令也從民眾流言中知道了這個布衣之士就是楚國名將的兒子項梁。奇怪的是,郡守非但沒有緝拿項梁,反而愈發地將項梁當做了座上賓,幾乎是每有大事必先問項梁而後斷。至此,項梁已經明白:郡縣離心,天下亂象已成,時機已經到了。

此時,項羽在項氏老封地聚結江東子弟事,也已經大見眉目了。

項梁的侄兒項羽,一個大大的怪異人物。自少時起,這個項羽便顯出一種常人不能體察的才具斷裂:厭惡讀書,酷好兵事。項羽之厭惡讀書,並非尋常的壓根拒絕,而是淺嘗之後立即罷手。項梁督其認字學書,項羽說:“學書,只要能記住名姓便行了,再學沒用。”項梁督其學劍,項羽則說:“劍器一人敵,沒勁道,不足學。”項梁沉著臉問:“你這小子,究竟想學何等本事?”項羽說:“學萬人敵!”項梁大是驚詫,開始教項羽修習兵法典籍。不料項羽還是淺嘗輒止,大略唸了幾本便丟開了,留下的一句話是:“兵法詭計,勝敵不武,何如長兵大戟!”

項梁尚算知人,明白此等秉性之人教任何學問也學不進去,註定一個赳赳雄武的將軍而已。無奈之下,通曉兵器的項梁秘密尋覓到一個神奇鐵工,可著項羽力道,打造了一件當時極為罕見的兵器,索性號為“萬人敵”。那是一支長約兩丈的連體精鐵大矛,矛頭寬約一尺長約三尺,頂端鋒銳如箭鏃,幾若後世之槍,卻又比槍長大許多,幾若一柄特大鐵鏟,又比鐵鏟鋒銳許多;矛身不是戰國重甲步卒長矛的木杆,而是與矛頭鑄成一體的胳膊粗細的一根精鐵;矛尾也是一支短矛,長約一尺,酷似異形短劍。這件罕見的兵器,以當時秦制度量衡,大體當在二百斤左右,尋常人莫說舞動,扛起來走路也大覺礙手吃力。唯獨項羽一見這件兵器大為驚喜,一邊將神鐵異矛舞動得風聲呼嘯,一邊奮然大吼:“神兵神兵!真萬人敵也!”

列位看官留意,項羽之兵器,《史記》並無明載。然“萬人敵”之說,卻有一個明確邏輯,項羽所持非長兵器莫屬,且此等“力拔山兮氣蓋世”之神異人物,又絕非尋常長兵器所能遂心。須得說明的是,長兵器存在於春秋車戰,戰車將士通常是一長戈一弓箭兩種兵器。及至戰國,隨著車戰的隱跡,騎兵方興未艾,騎士幾乎一律採用了短兵即各種劍器。即或騎兵將領,也未見使用長兵器者。其實兩丈餘的長矛氏戈等,只在步兵陣戰中使用,騎士不可能使用。也就是說,項羽作為騎士將軍,以異常的長兵器作戰,在秦末時代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創制。此後馬上將軍之長兵器紛紛湧現,應當是效法項羽不差。

項羽聚結吳中子弟的方式很奇特,真正地以力服人。

其時天下亂象日見深刻,逃亡徭役為流盜已不鮮見,各地民眾無不生出自保之心。江東民眾素知項氏大名,遂紛紛接納項氏族人聯結,後生們投奔項氏習武以防不測。項梁自是欣然接納,立即闢出了一座莊園,專一供項羽等人操練武事。一次,一大群江東子弟在莊園林下習武,項羽指著水池畔一隻半截埋在地下的大鼎高聲問:“諸位兄弟們說,這隻古鼎幾多重?”眾後生湊到池畔打量,一人高聲道:“龍且說,此鼎當有千數百斤!”項羽大步走到鼎前正色道:“拔起此鼎,要多少力氣?”

一個人高聲道:“鍾離昧說,此鼎久埋地下,拔鼎至少要萬斤之力!”“好!誰能拔鼎,立賞百金!”項羽高聲一問,後生子弟們頓時亢奮起來,一片喧嚷聲中,十餘人上前圍住鼎身,或抓鼎耳或抱鼎身一起用力搖動,古鼎卻紋絲不動。項羽大喊一聲全上,百數人立即相互抱腰接力,連成了一個大大的人花。項羽揮手大喊:“一二三!”

全體大吼一聲:“起——!”半截埋在地下的大鼎還是紋絲不動,後生們一鼓而洩鬆手散勁,不禁齊刷刷癱坐在地上了。“兄弟們起來,看我拔鼎!”項羽大笑了。“天!

一人能拔鼎?”後生們紛紛起身一片驚呼。“拔鼎難麼?”項羽一笑,隨即蹲下馬步兩手抓緊鼎耳,閉目運氣間大吼一聲起,剎那間地皮飛裂,一陣煙塵籠罩中轟然一聲,三五尺高的大鼎拔地而出,巍巍然高高舉起在頭頂。“萬歲!公子天神也!”後生們頓時懾服了,高呼著跪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