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郭子又問:“那麼,我怎麼能從有形有象的物中體悟到無形無象的道呢?”
莊周答道:“你必須保持淡而靜、漠而清的精神狀態,使你的心就象清澈寧靜的井水,又象明潔光亮的銅鏡。這樣,你的意志就會得到極大的自由,極大的快樂,你的精神就可以無所不至。去而來,而不知其所至;往而來,而不知所終。彷徨乎馮閎之境,而不知所窮。這樣,你就可以在有形有象的物中體悟到無形無象的道。”
“那麼,道與物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道是物物者,即物的主宰,但是,道與物之間,又沒有什麼界線。物與物之間是有界線的,但是,物與道之間卻沒有界線。物來源於道,又歸於道。道產生物,又在於物。”
聽莊周這麼一講,東郭子連連點頭稱是,心悅誠服地告辭了。
東郭子離開之後,藺且開心地對莊周說:“先生,這個自負的傢伙終於被您說服了。”
莊周卻心事重重地說:“藺且,可沒有那麼容易啊!我現在越來越發現,向別人講授道是十分困難的。心裡想的東西,一旦用語言說出來,就變了味兒了。”
“除了語言,還有什麼東西能表達道呢?”
“什麼也沒有。語言雖然不能完全表達道,但是,它又是唯一的工具。這是我最近的一大苦惱。”
藺且默默地在一旁為先生擔憂。稍頃,莊周說:“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
“夢見什麼了?”
“我夢見一個名叫知的人求道的故事。知北遊於元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正好遇到了無為謂。於是,知對無為謂說:
‘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
何從何道則得道?’
“連問三聲,無為謂一句也沒有回答他。無為謂並不是故意不回答知的問題,就象他的名字所示,他根本就不知道回答別人的問題。
“知沒有得到回答,就離開了無為謂,又來到白水之南,登上了狐闋之丘,而遇到了狂屈。知又以向無為謂提過的問題,重新向狂屈說了一遍。
“狂屈說:‘唉!我心知此問,本想告訴你,但是,剛想開口,就忘了我要說的話。’
“知又沒有得到回答,就離開狂屈,來到黃帝的宮殿,向黃帝提出了這幾個問題。
“黃帝說:‘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知聽了黃帝的回答之後,說:‘雖然你的回答等於沒有回答,因為你只是以否定問題的方式給予我回答。但是,你畢竟給了我回答。在來你處之前,我曾經問過無為謂和狂屈。無為謂不答,狂屈欲答而忘言,究竟誰更加接近於道呢?’
“黃帝說:‘無為謂真知道,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於道。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知不解地問道:‘我問無為謂,無為謂不告我,非不告我,不知而不告也;我問狂屈,狂屈本欲告我,而無法告我,非不告我,欲告而忘言也;今我問汝,汝知之而告我。怎麼能反而說汝不近道,而彼知道?’
“黃帝說:‘無為謂真知道,就在於他不知告人,因為道不可傳;狂屈似之,就在於他欲告而忘言,因為道不當言;我終究不近道,就在於我自以為知道而以言告汝’。”
藺且聽完莊周的夢,失望地說:“那麼,既然道不可傳,先生的學說就難以讓眾人瞭解了。”
莊周笑了笑,說:“剛才的那個夢,是從傳道之難的角度說的。如果聞道者天機自深,那麼,寥寥數語即可知道。我再給你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是夢,是我編的。
“有一個名叫齒缺的人,去向得道者被衣問道。被衣讓齒缺坐下之後,便向他說:
“‘你端正你的形體,集中你的目光,天和之氣就會到來;你拋棄你的智慧,專注你的精神,神靈之光就會降臨。如此,自然之道就會居住於你的胸中,你的眼光就會象新生之犢那樣清新明亮’
“被衣的話還未說完,齒缺已經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的神態是那樣安詳,就象擁在母親懷中的赤子。
“被衣十分高興,沒想到齒缺的悟性如此之高,話還沒有聽完,就先自進入了道的境界。於是被衣口中唱著輕快的歌曲,也不理會齒缺,就獨自出門遠遊去了。他唱道:
“‘形若槁骸(形體已如槁木之枯枝),
心若死灰(心靈恰似熄滅的灰燼)。
真其實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