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心思為己任,在道光帝本人態度不明的情況下,為什麼各個督撫的意見竟會如此一致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利益一致。奏摺裡各個督撫反駁黃的理由各自不一,但是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都沒有說出他們的真心話,他們真正反對黃的理由實際上都是為他們的共同利益所考慮的:首先大清朝的海關在當時實際上只有廣東一省,若是仍沿用前法,重點抓查禁海口,控制鴉片的販運和銷售,則只有廣東一省的地方官員需要為鴉片問題操心,其他各省官員大可樂得逍遙,置身事外,偶爾抓幾個過境的鴉片販子還可以邀功,抓不到皇帝也不會怪罪到自己頭上;但如果採用了黃的提議,禁止人民吸食鴉片,則包括內地各省的地方官員們就都有罪受了,所有人的工作量都要加大不說,萬一一年之後自己地方上的百姓還有吸食鴉片的,就是失職的罪過。根據大清律法,即使官員調任別處,若發現在原任地有失職行為,仍得追究官員責任。這可是大大不妙。所以各地官員幾乎異口同聲地反對把禁菸從海關嚴查變成國內司法活動。

有一件事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無論是在黃爵滋的奏摺中,還是在各地督撫應道光帝之命所上的奏摺中,都沒有提到英國人對此將採取什麼態度以及大清朝對於英國人應該如何應對的問題。大清朝的袞袞諸公,是把查禁鴉片當成一個內政問題來看待的,他們都沒有認識到,英國人的阻撓才是禁菸的終極障礙。這一點在今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但是當時的確就是這樣的情形,而且仔細分析也不難理解:天朝出了鴉片問題,雖然是外夷作祟,但是外夷只不過是貪圖小利,想從大清朝佔點便宜而已,過去大清朝一直沒認真對待過這個問題,以至於外夷得寸進尺,現在天朝打算徹底解決問題,那還不是天兵一到,頃刻化為烏有?何必去考慮蠻夷的感受和對策呢?不得不承認,當時大清朝從上到下,從皇帝到一般士子,都是這樣的一個態度。愚昧無知到了何等的程度?!先回到歷史事件中,此刻道光帝的態度仍然並未明確。就在這個當口,發生了兩件事:一是10月25日,道光帝得知莊親王和鎮國公在某寺廟內吸食鴉片,二人已經成癮。此事說明鴉片已經蔓延到皇室!二是11月8日道光帝接到直隸總督琦善的報告,說在天津查獲大量鴉片,計有十三萬兩。這是自嘉慶初年禁菸令頒佈以來查獲最大規模的鴉片走私,而且據琦善報告,這批鴉片是廣東人在廣東從英國人手中購買,並由廣東運到直隸的!於是道光帝下定決心,嚴厲查禁鴉片!而他所採用的辦法,就是令湖廣總督林則徐來京覲見,然後令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州嚴查鴉片。

林則徐禁菸(2)

也就是說,道光皇帝並沒有採納黃爵滋的建議,仍然用的是嚴查鴉片進口、銷售的老辦法,只不過由於上述兩件事讓他感到事態嚴重,所以特意派了個得力大臣為欽差,專門查辦,而不僅僅是命令廣東地方官員查辦。林則徐不會知道,這一次奉旨禁菸,會使他在歷史上獲得一個遠遠超出普通忠臣循吏的地位,事隔多年之後,會有無數人稱頌他,指責他,思考他,研究他。曾經有一部電影叫做《虎門銷煙》,講的就是這段歷史的故事。電影中的林則徐一臉正氣,憂國憂民,是個大大的民族英雄。只是由於賣國賊的卑鄙無恥,賣國求榮,才使得他壯志未酬,大清朝也因此喪權辱國。影片十分感人,有助於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感,但是為了取得這種宣傳效果,影片做了很多藝術加工,難免歪曲歷史。筆者到過廣東虎門,去過鴉片戰爭紀念館。紀念館裡的主題思想與電影出入不大,想來目的也是為了取得宣傳效果而已。林則徐也只是當時大清朝諸多封疆大吏中的一個,應道光帝之命對黃爵滋的奏摺提出意見的督撫當中,也有他一個。他的態度是贊同吸食鴉片者殺頭,但認為嚴禁鴉片還是要從查禁海口抓起。他也沒有提到英國人會作何反應的問題。具體觀點雖有不同,但實質上林則徐與其他的朝廷大員們並無二致,仍然是僅僅從天朝的角度出發看待鴉片問題。後來林則徐的確是被道光帝查辦,未能將他的使命完成到底。但是如果道光帝讓他把此事負責到底,難道他真的有能力將鴉片和英國人拒於國門之外,從而避免喪權辱國的後果嗎?換了大清朝的任何一個官員,誰能有這樣的能力呢?所以說鴉片戰爭真正的失敗原因在於中國當時的落後…經濟、軍事、政治等社會各個方面的全面落後,而不是所謂的奸臣誤國。實際上在鴉片戰爭中,大清朝沒有賣國賊,琦善、伊里布等人也不是賣國賊,這一點後面還要講到,此處暫且不表。

單從封建社會對官員評價標準來看的話,林則徐應該算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