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物件,但三( 1 )班同學見老師們革命得熱鬧,高年級同學積極投入,也要有自己的取向。只是三( 1 )班情況稍微有些複雜:馬校長教過,向老師也教過;大個子馬宏達無疑是“馬派”,而班長楊柳青則贊成向老師堅持“文鬥”。於是,按了從權原則行事,跟馬宏達玩得好的跟馬宏達站一起,多是男生;跟楊柳青合得來的跟楊柳青聚一堆,多是女生。
後來,兩派人馬各聚一邊,只有他一個人被撂在了中間地帶。馬宏達來到他面前,滿臉詫異:“劉浪,你不支援我家老頭子?”他便將目光斜向一邊,說:“我也沒去向老師那邊呢!”馬宏達一走,楊柳青來了,疑惑地盯著他的眼睛:“怎麼了,不相信我的選擇?”他同樣把目光斜向一邊,說:“我也沒去馬老師那邊呢!”於是,他自己把自己孤立了,上學下學一個人走路。那段日子,他覺得這革命一點不好玩,還不如革命前的孟浪追逐,便又去想“這世上的人都是要死的……”。一次,去毛家區中學上了初中的哥回來,問他:“你怎麼不跟同學們在一起?”他說:“我沒有派。”哥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唔。”又說,“沒派不要緊,我也沒派呢。我還在看。”但他堅定地搖了搖頭:“我不看了。我不加入派。”哥便為他這個奇怪弟弟而驚奇。
春節裡的一天,是一個雪後的晴天,馬宏達特意從三隊跑到二隊來找他。他們來到通順河邊堆雪人,走凌冰,他想問“千里馬大軍”發展了多少人,但想了一下,沒有問。忽然,馬宏達喚他:“劉浪!”他側過頭去,看見馬宏達臉上掛了一抹憂愁。馬宏達停了一下,問道:“你說,‘千里馬’和‘立新’會不會永遠敵對?”他搖搖頭:“不知道。”馬宏達便不語,又過一會兒,憂鬱地自言自語說:“反正這是革命,又不是我要跟他們對著幹。”他問:“跟誰們呀?”馬宏達咕噥道:“向老師和楊柳青他們。”他的目光從馬宏達的臉上一點一點地垂落,只見馬宏達在凌冰上滑了一個“屁股墩”。
第七章 革命來了3(1)
革命車輪繼續滾滾向前。
與此同時,革命形勢不斷髮生新的變化。
春節一過,作為“走資派”的校長馬老師下臺了。馬老師的“臺”下得倒也平和。沒有召開批鬥大會,單是見馬老師不再往教工辦公室那邊走,也不再成天忿忿地說話,而是戴了一頂嶄新的斗笠,安靜地蹲在學校菜園裡拔草。馬宏達說,他爸是自己提出下臺的,他開始認識到自己已不適應革命的需要。馬宏達還說,馬老師要求他不要受他爸的影響,越是老子有問題,兒子越是要積極追求進步。如是,馬老師每天要下地幹活,沒有方便照顧馬宏達的生活,馬宏達便背了一袋行李,回到珠璣三隊的家中去住。翌日,他看見馬宏達走進菜地,在馬老師面前的地上放下一樣東西,然後掉頭回來;不一會兒,馬老師拾起地上的東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又幾日,太陽西落,馬老師身邊又蹲著一個人,是簍娃子嬸;馬老師蹲久了,想站站不起身子,簍娃子嬸立刻抓住馬老師的胳膊,將他提起來……至此,他居然看到了革命中的一束新曙光!
馬老師“下臺”後,出人意料的是向雨老師沒有上臺,而是來了一個“貧宣隊代表”。來人姓老,名不朽,四十出頭,中等身材,單眼皮,紫紅色的厚嘴唇,珠璣一隊人,烈士後代,此前系珠璣大隊黨支部副書記,人稱“老書記”。老書記與老賢木同宗,當年代表老賢木親屬及地方一級組織與清華大學來人交涉的就是他。老書記來到學校後,常見的工作是坐在臺上念毛主席語錄,講革命的形勢和方向。向雨老師則保持了革命者的高風亮節,不為上臺下臺而喜憂,照例以高昂的熱情推進革命。而且,向老師很快就做了一件令他和多數革命同學重新喜歡他的革命工作:取銷“立新戰鬥隊”和“千里馬大軍”,成立統一的“紅小兵大隊”。從此,他便加入了組織。“紅小兵大隊”召開成立大會那天,老書記主持會議,向雨老師講話。向老師又宣佈了一個令他費解而又驚喜的英明的決定:由馬宏達擔任珠璣小學紅小兵大隊的大隊長!向老師說:馬宏達同學的年級雖然較低,但年齡較大;年紀雖然較輕,但思想覺悟較高……相信他能帶領全校紅小兵做又紅又專的革命接班人!而向老師自己,作為“紅小兵大隊”的指導員,將努力做好參謀顧問,全心全意為“紅小兵”服務。事後,有高年級的同學不服,質問向老師:馬
宏達的爸是“走資派”,馬宏達怎麼能當大隊長?向老師則說:馬校長的問題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且我們黨歷來“重成分而不惟成分”呢,我們要用馬宏達同學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