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楚事情的關鍵。他能在半小時內弄明白很多人花幾年的時間才能弄明白的問題。他非常善於激勵下屬,我對此深有感觸。〃

能迅速地抓住要要點,這是亨利二世在他28歲的時候不得不開始打理一個他根本一無所知的公司的過程中學會的本領。他成為那個時代美國最著名的實業家……直到20世紀80年代被艾科卡所取代。歷屆總統都很尊重他,第一夫人們似乎也對他也很著迷,其中伯德·約翰遜(Bird Johnson)為最甚。華盛頓的政要們讓他感到厭煩,但是在那些權力掮客之間周旋,他可以做到遊刃有餘。他比自己的祖父在當年最盛的時期時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他的作風是制定一個願景,然後讓下面的管理者擬訂詳細的方案,而他所制定的願景通常意義深邃。1976年6月,福特德國和福特英國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亨利將兩個公司的高管人員召集到巴黎雅典娜飯店的一個房間,下令讓他們成立一個新的泛歐洲公司,然後他就去勒芒觀看公司的GT40在24小時耐力賽上的比賽了。這些高管人員所成立的中央集權式福特歐洲部成為此後多年中,泛歐洲製造商的典範。〃亨利很快就認識到,成功的關鍵不是用錢來跟自己人做對,〃長期擔任福特副手及公司高管的布魯斯·布萊思說。亨利·福特二世從不需要深究細節,他總能洞察整體局勢。

費迪南德·皮耶希外表給人的感覺是冰冷乏味。在接受採訪的正式場合,他有時在回答提問之前要沉默地躊躇幾分鐘,經常,在他開始回答前一個問題的時候,下一個問題已經提出來了。他的一位前副手說:〃他顯然不是一個善於激勵他人的人,他會用自己無上的權力去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如果妨礙他,那你就完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馬基雅維裡(Machiavellian) 。〃皮耶希經常跟自己的手下發生衝突,其數量超過了其他五人的總和。他要麼解僱他們,要麼迫使他們在深深的挫敗感之下主動辭職。在他入主大眾公司的前三年,皮耶希除掉了20多名高層經理。〃人力資本的浪費簡直令人震驚,〃一位曾在奧迪跟隨皮耶希工作過的管理人員說。他的方式……無論是出於有意的設計還是真實的想法……是創造一種令人生畏的環境,有一些完全是他設計出來的。〃他一向行事非常秘密,〃另一位管理人員說,〃他總會在開會之前想方設法搞清楚你會在會議上說些什麼,他想找到一些你可能不能確定的事情,然後據此來攻擊你。很多非常優秀的人在他手下都感到痛苦不堪,很多人最後不得不選擇離開。〃

皮耶希跟大眾公司的一些高管人員之間的關係非常惡劣,1994年底,這些高管人員給監事會主席克勞斯·萊森(Klaus Liesen)寫了一封公開信,他們說:〃這個公司正處於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的管理之下。〃萊森讓皮耶希收斂一些。但是,對於那些能夠適應他尖刻的管理風格的人來說,皮耶希又是一個有預見性的先知,他像一個聖徒……完全遵從汽車工藝設計完美性的理想。他非常信仰佛教的禪宗,實際上,他對亞洲文化和心理學非常著迷。〃我相信,我可以為一個日本公司工作,併成為一名偉大的工程師,〃皮耶希在自傳中寫道。像汽車業中大多數其他有見地的西方人一樣,皮耶希也有自己最喜歡的公司,〃本田將是我的首選,豐田次之。〃

他好像是對自己的手下施了催眠術,那些中了他的魔咒的人都變成了他堅貞的信徒。在費迪南德·皮耶希手下工作,他們似乎感到,自己正在與費迪南德·保時捷的靈魂進行溝通。

他是一種返祖,恢復到汽車業初創的階段,恢復到歐洲的汽車先驅和汽車公司。美國的汽車先驅,例如亨利·福特和蘭塞姆·奧爾茲(Ransom Olds),都在努力地用一種平易近人的方式消除員工們的盲目崇拜,但是歐洲人則以一種難以接近、嚴厲苛刻的姿態折磨自己的手下。皮耶希看上去似乎來自19世紀,好像他真的應歸入康斯塔特(Cannstatt) ,某個深夜在某個飯館同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卡爾·賓士(Karl Benz)和威廉·邁巴赫(Wilhelm Maybach)一起吃晚飯。同與約爾根·施倫普或畢睿德之間的共同點相比,皮耶希與古斯塔夫·奧托(Gustav Otto)和亨利·羅伊斯(Henry Royce)似乎有更多的共同點。

皮耶希將一種專注的心態引入了汽車業,這種專注是汽車業的創始人所不具備的。人們能容忍他的古怪,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皮耶希,而且還因為他是一個天才。他的大腦就像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