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傾向是最好招募男女青年,很年輕的,這些人在戰鬥中隨時可以發揮從焚屍爐的烈火中鍛煉出來的潛力。巴拉濟尼出生於巴勒斯坦,他的個兒又瘦又小,待人接物非常客氣。
他第一次見到雷伯·克立姆羅德是在一九四五年七月五日;說實話,當時他對雷伯並沒有十分注意。克立姆羅德不是一個猶太姓氏,何況剛從薩爾茨堡來到此地的這個少年,身心兩方面都處於一種怪可憐的狀態,因此,巴拉濟尼本來不考慮把他運送出去,尤其是秘密運送,準備過幾個星期乃至過幾個月再說。
那天,代表猶太旅招兵買馬的巴拉濟尼,心日中另有兩個準備送出去的物件,其中的一個就住在隔壁一間屋子裡。另一個是波蘭猶太人,湊巧名字也叫了雷伯——雷伯·約爾·白尼適,他是在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的那個冬季接近尾聲時到達毛特豪森的。一九四五年二月,有三幹名囚犯(其中包括西蒙·威森塔爾和一位拉吉韋爾公爵)從布痕瓦爾德被押往奧地利北部的這個集中營,白尼適便是這批囚犯中的一個。三千人中只有一千人活著到達毛特豪森。一九四五年,白尼適十九歲。
白尼適躺在雷伯·克立姆羅德右邊的床上。他和巴拉濟尼用依地語(注:猶太人使用的一種國際語言,是在古日耳曼語基礎上吸收各種現代語言中的詞彙構成的)交談了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