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索,去識認也許永遠無法經驗但可以理解的陌生世界。
他承認,有兩本雜誌對他後來的人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們是《永珍》和《茶話》;而〃還珠樓主〃、〃霍桑〃這些迥然不同的人物,也影響著他的生命歷程。
清晨,太陽如同一億年前那樣地照耀在這片土地上;夜晚,月亮也一如五十年以前一樣地撫摸著瑞華坊的紅色磚牆。在〃西瓜要吃殺拉里甜格來〃的沙啞叫喊聲中,在〃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的高亢的歌詠聲中,時光悄然地、不為人察覺地流逝著。經常地,尤大寶會從瑞華坊的第一橫弄口踱出大門,隨後來到向南的上街沿一邊,他站在〃萬和祥〃南貨店門前,聽著空氣中傳來的革命者的咆哮,兩眼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面前這個喧囂的世界,更深情地打量著屬於瑞華坊的街面房子。
他知道1949年以前,174號是一家五金店,而今五金店已是一家理髮店,一個面容悽苦的阿姨日夜操持著理髮這個活計,而五金店店主留下的劉氏兄弟五人,此刻正各走各的人生之路;
他知道176號原先是一家洗衣店,店主女婿叫作〃那賓〃的僅僅因為挪用了80元的公款,早在1958年便被強制〃勞動改造〃,洗衣店現在已化作〃培德襪廠〃中工作的〃大塊頭〃阿姨的安身立命之地;
他知道178號過去是一家理髮店,但當年開理髮店的〃朝陽模子〃早在50年代的中期就被〃無產階級專政〃著,當年的理髮店現在成了布姓人家的遮風擋雨之地;
他知道180號與182號原先是一家兩開間米店,米店樓上住著的是徐家姆媽、秀月姆媽,這兩個姆媽的男人一個是大律師、另一個是巡捕房警察。1949年以後,他們雙雙進了監獄,但他個人一直沒有忘記這樣一個情景:是在1947年和1948年期間,秀月姆媽的男人、他的繼父穿著皮衣、開著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