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人手一把刀劍,通用騎兵則揹著箭袋;在其後佇列裡,打頭的是剛剛被委任為先導官的赫克託耳與普拉吉特,他倆都是亞美尼亞人,對前方的地理風貌也較為熟稔,在這兩位的身後則是三百名吉那特騎兵,他們的鞍下懸袋裡,插著四根帶配重錘的標槍,腰上配著突厥式的彎刀,對大公爵的歡呼尤其熱烈,一浪高過一浪。
再在其後的,是九百名亞美尼亞新附士兵,原本的身份都是戰俘,他們各自也都騎馬,但同樣額外還要照顧一匹馬,用於前面紅手騎兵的更換;在最後殿陣的,是從布拉納斯的旅團裡特意抽調出來的一個步兵支隊,將輜重和軍僕們護送在中間,其中高文看到輜重車輛是小翻車魚最新設計出來的,其實有兩種規制,一種是“格拉摩根背車”,它是公元十世紀時羅馬帝國派遣牧首前去不列顛救災(當時不列顛王國和東羅馬帝國的關係很密切,牧首大人還帶回了不少對方的禮物,比如黑色的金子——煤)所看到的東西,牧首大人親眼看到:碧藍的天氣,翠綠的山坡,灰色的矮牆和升騰的海霧當中,當地的農夫或使用馱馬、或親自用人牽拉,帶著這種背車運載糞肥和貨物,在山坡上行進如飛,當然牧首還不小心看到了當地的農夫對母羊實施的“不可描述的淫行”——回來後,牧首將這種背車的規制繪畫在了羊皮紙上,保管起來,後來一併被安娜抄錄在手稿書當中:現在於加利波利的聖修道院當中,執事長德西德里烏斯閣下還悄悄地將書館裡的藏書和手稿,不斷地寄往塞琉西亞呢。
這種背車是非常狹長的,由兩根圓木和一排橫樑鉚接而成,乍看就像個帶著弧度的梯子,製造起來並不麻煩(因為它沒有車輪,而車輪是工藝最複雜的部分),圓木伸出的部分用工具打磨下便是車轅,能和馱馬的軛相連扣在一起,在橫樑上工匠打上了四排梯架,三個短的在前方,一個最長的豎在最後方,這樣貨物行李和皮囊分組用繩索系在上面,便能在顛簸裡保持穩當,即便歪斜的話梯架也能擋住行李皮囊不致其翻滾落下。正是因為這樣的構造,使得這種格拉摩根背車在被牽拉的途中,始終保持著傾斜(也有利於貨物的穩定),十分有特色。
“不愧是格拉摩根的科技。”高文看到這,不由得和身旁的布拉納斯一起慨嘆道。
另外種輜車構造,則完全是拜占庭自己的科技,那便是“橇車”,這種車輛和現在的雪橇並無二致,它的兩頭是簡單的梯架,中間是兩根側板和橫樑組成搭輜重的車箱,下面鉚接上了兩根滑木,用挽繩和馱獸相連,在這種山區積雪的時節是最適宜使用的——這種車輛,在帝國昔日於北方和斯拉夫人、瓦良格人的戰事裡都派上過用場。故而阿格妮絲也確定了兩種車輛的比例,七比三。
“很好布拉納斯,這樣的話,我也能安心地前去卡帕多西亞和安娜會合了。”看著綿延而去的隊伍,高文欣慰地說道,“梅洛身上攜帶著星盤,這樣他便能準確地掌握時間。”
“按照赫克託耳和普拉吉特的建議,北面分遣軍將從薩努斯河的上游河谷(現在土耳其的塞伊漢河)進軍,這樣既能遮掩達尼什蒙德酋長國的耳目,也能就近獲得水源,而後我們從努爾哈斯山隘突破過去,奇襲梅利泰內要塞的側翼。”布拉納斯補充著方案。
高文點點頭,“這樣看來,雖然繞行了遠路,但確實是條出其不意的方向。布拉納斯,你必須得把旅團主力擱在這裡,要是分遣軍有任何不順的話,就使用烽火聯絡,隨時接應將損失減弱到最小程度,明白嗎?”
“遵命大公爵!”
其實高文心中很清楚,他又在賭博,真正的賭博——薩努斯河上游谷地,再到努爾哈斯山隘這段距離現在是雪季,士兵和馬匹往往要在海拔數百米乃至千米上下行軍,即便擁有小翻車魚所開發出來的兩套便宜的輜車支援(圖紙出來後,高文集中了所有的匠師和凡卡城四周的亞美尼亞工匠伐木造車),但是這仍然是場危險而艱辛的征途,故而他選取了最為倚重的梅洛帶軍,並且選拔的都是榮譽部隊參與這場遠征,並且在此後不斷提醒布拉納斯,“順著柯基松往北的山谷裡,每隔二十個古裡就修築個簡易的烽火砦,僱傭些當地人伴同士兵駐紮進去,就跟著梅洛分遣軍走,不讓他們失卻了聯絡。。。。。。”
但說來說去,高文還是安不下來心,他現在的野戰骨幹隊伍,就這三個旅團,外加兩支騎兵連隊,總軍力也就一萬五千人上下,實在不是講闊氣的時候——結果反覆推敲思索後,高文回到凡卡城給安娜寫了封誠摯的道歉信,“非常抱歉安娜,梅利泰內得手與否,在我的心頭就像塊燒紅的木炭擱在那裡。除非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