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由段虎地人提出,使得眾人更加肯定了這個想法。雖然最後孝成帝還是被迫答應了上官宏的表奏,但是他卻沒有按照常理那樣,親自前往陳俊的墓地誦讀封賞,而是派了一個管理恭桶的下級宦官前去誦讀封賞,自己則到了常去的一間秦樓,寫了一首罵國賊詩句,以發洩心中的不滿。
參加陳俊受封儀式的大秦官員,除了上官宏等人以外,就連那些投靠上官宏的官員也不太願意參加,大多數都是過來看了一下便轉身離開。而就當所有人都離開之後,一直臥病在床的蒙武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陳俊的幕前。在眾人極不理解的情況下,他抱著陳俊的墓碑放聲痛哭,表情極為哀傷,口裡不斷的囈語,似乎在說著某些表達歉意的詞語。這一幕剛好被大秦史上以公正務實著稱的史學名家包正見到,之後他更是將當時的場景記載在了正在編撰的大秦策副卷裡面,也就是這一冊副捲成了百年後,陳濤後人為陳俊流傳百年的反覆小人身份平反的最好證據。
就當江北呈現出一種平和局面時,南齊卻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刺殺,南齊國君被天一道掌教真人偽裝的侍衛刺殺,當場斃命,享年四十八歲。
第562章
南齊國君當日正前往望城外臨時搭建的祭壇,主持南齊習俗裡的開春祭奠。然而當大隊人馬走到了望城城門之時,一名吏部大臣家中的侍衛借大隊人馬過城門時首尾不接之機,突然衝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上南齊國君所在的車駕,當胸一掌打在了南齊國君身上。一直待在車駕附近的楊繼業甚至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而當他反應過來,出手攔截之時,卻被那人借力遁走,但是楊繼業從那人交手的功力和招式認出他就是那個行蹤不明的天一道掌教真人。
之後,楊繼業連忙親自帶人,趕往那名天一真人隱身的吏部大臣家中,但那位大臣全家已經人去樓空。經過楊繼業的仔細搜查後,在他家的宅院裡面,發現了一條新挖好的秘道,並且在秘道里面找到了一些來不及帶走的武器和一塊無意中遺留下來的腰牌,至於是什麼腰牌只有楊繼業等少數幾人知道。
南齊國君一死,令到剛剛穩定下來的南齊又出現了不可知的動盪,特別是南齊國君的皇位由誰來繼承一事上,南齊朝堂起了很大的爭執。雖然楊繼業和趙靜把持了朝政,但是在選擇新國君的事情上面,那些皇親國戚們更具話語權。由於南齊國君死得突然,他生前沒有留下任何的遺旨說明皇位由誰繼承,加上南齊國君前不久才把太子廢掉,這樣以來就使得齊國地十三位皇子都擁有繼承權。其中又以素有賢名的七皇子和擁有長子身份的大皇子呼聲最高。
齊國自亂這一時刻,最然繼業擔心的就是掌握了楊、黃、雲三州防務的黃烈這個時候會趁機南下,攻打福州。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黃烈非但沒有集結兵力,反而以三州郡無人耕種地田地上幹農活。而且在段虎的授意下。段冰第一次以漢國儲君的身份給另外一個國家致函,表示對南齊國君的死感到哀悼,並希望齊國的內亂儘快平息,大有一種貓哭耗子的意味在其中。
出於對段漢強勢的共同畏懼,爭奪皇位的七皇子和大皇子在楊繼業和趙靜的調節下,兩人達成了共識,決定儘快結束內亂,共同繼承皇位,南齊也在將要滅亡之前。產生了一個畸形地雙皇共治現象。大皇子為左齊帝,七皇子為右齊帝,而史稱大皇子為齊哀宗,七皇子為齊晦宗,兩人的年號為並天。
在皇帝定下來後,一直還沒有下葬的南齊國君被運到了建安城外的齊國皇室祖陵安葬,由於身處亂事,一切度用都要節儉,這樣就是的這位南齊國君的葬禮顯得非常的簡單。在舉行國葬之前,南齊二帝共同發函給身處海州的洪峰。希望他與他的妻子也就是南齊二帝的姑母能夠一同來參加國葬儀式。
在接到二帝聖旨後,洪峰和他地妻子都希望能夠參加,畢竟去世的南齊國君對洪峰有恩,若非這位國君一手提撥,或許洪峰現在還是一名身份低微地下級將領,也更加不會有幸娶得齊國公主。然而對於洪峰的決定,他手下的將領全都反對,在他們看來這是把朝政的楊繼業和趙靜二人為了除掉洪峰。而玩弄的把戲,如果卻福州望城參加國葬。定然無法在回到海州,只能任由楊趙二人宰割。
洪峰其實未嘗不知道前往望城會有危險。但是以他對齊國的忠心和與南齊國君地關係,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去送其最後一程。最後洪峰的頭號謀士長孫冕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不去福州望城參加國葬,而是在南齊國君地遺體運送到建安皇陵安葬之時,再去參加最後的下葬儀式,同時帶領一隊人馬從旁護衛,這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