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道:“其實臣覺得任何事都得勞逸結合,適當的玩一下,也未嘗不可,我看殿下學的也挺累的,不然就先休息一下吧!”
那些個小孩聽得眼中一亮,這真是知己來了啊!
李治聽得卻是惱火不完,道:“韓藝,你怎能如此教太子,太子自當先以課業為重,況且李太史還在這裡授課。”
哇靠!你當我不知道麼,可是誰叫你讓我搞定,我不只有出此下策麼。韓藝忙向李淳風道:“韓藝一時嘴快,還請李太史見諒。”
李淳風哪裡不知道韓藝的心思,呵呵一笑道:“無妨,無妨!”
李弘突然興起道:“韓藝,你來得正好,方才我正與老師談論先祖說得一句話,我也想聽聽你的見解。”
“是嗎?”
韓藝開始抹汗了,日了,當時在訓練營授課時,看得多半儒家聖經,這道家的看得還真是不多呀!一邊思索著,一邊問道:“不知殿下指的是那句話!”
李弘道:“就是,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德。”說著,他又將方才與李淳風的對答,以及他的疑惑一股腦全都告訴韓藝。
李治這時候才反應過來,但是他卻不但不內疚,反而道:“弘兒這可算是問對人了,你母后的昭儀學院最先還是韓藝出得主意。”
武媚娘深表認同的點點頭。
“是麼?”
李弘道:“那韓藝是不認同的這句話。”
李治忽然瞧了眼韓藝,暗示韓藝,不準不認同,因為李唐皇室遵從老子為先祖,你作為臣子怎麼能不認同我先祖。
“當然不是!”韓藝先否定再說。
李弘哦了一聲,道:“那你倒是說說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不過韓藝最善於面對的就是這種突發狀況,忽然靈機一動,道:“不知殿下可有學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可也是出自於道德經。”
李弘點點頭道:“這我當然學過。”
韓藝道:“我認為既然老子說了這大智若愚,那麼可見老子對於愚的理解,是大智,不是愚笨,也不是什麼淳厚朴實。既然要擁有大智慧,當然得讀書,對不對?”
李弘沒有發話,李治倒先說道:“可是若是這句話愚是代表大智,那麼這句話的‘明’又作何解釋呢?”
韓藝快瘋了,你真是成心整我啊!
但是李治卻無整他之心,他作為君主,這個問題要伴隨他一生的。
李弘點點頭道:“父皇說得是,韓藝,你這麼理解不對。”
“‘明’是指的是一些小聰明,這與大智自然也是相反的。”
這麼含糊兩句之後,倒是先把韓藝給說明白了,輕咳一聲,道:“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利用數學思想中的代入法來進行推論。”
“代入法?”
“不錯!”
韓藝道:“好比說數學中的方程式,一加x等於三,可以一個個代入進去,試試看,是不是對的,一加一等不等於三?”
李弘搖搖頭。
“那麼就看二!”韓藝道:“一加二等不等於三?”
李弘立刻點點頭。
“這就是代入法。”韓藝道:“我們可以將愚得幾種意思代入進去,然後進行推理,看是不是對的。除大智之外,愚還有愚笨,淳厚朴實的意思。天下百姓都淳厚朴實,服從命令,聽從安排,這樣好不好呢?”
李弘道:“這難道不好嗎?”
李淳風、李治也好奇的望著韓藝,這種夢寐以求的百姓,你能說不好嗎?
“好不好,也得推論一下!”
韓藝道:“我們就假設天下百姓都淳厚朴實,服從命令。那麼百姓服從的是誰的命令呢?”
李弘道:“當然是君主的命令。”
韓藝搖搖頭道:“非也,非也,應該是官員的命令,官員上面才是君主,君主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百姓,尤其是一些山高皇帝遠的州縣,就更是如此了。如果百姓受到這種教化,他們只知道服從上級的命令,也就是一州長官的命令,可問題就在於,官員是不是也是淳厚朴實的呢?”
李弘也不笨,自古以來這麼多奸臣,怎也談不上淳厚朴實,搖搖頭道:“官員應該算不上淳厚朴實的。”
“道理就是如此!”韓藝道:“為什麼漢朝有七國之亂,就是漢朝錯誤的理解了這一句話,那些諸侯們振臂一呼,結果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