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英軍一定要堅守卑謬。蔣介石要求亞歷山大信守諾言,亞歷山大信誓旦旦,還表示“陣線穩定之後,我人當即準備反攻,以克復仰光為目標。”'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2編,《作戰經過》(3),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版,第262~264頁。'
至4月上旬,中國遠征軍先後輸送完畢。第5軍沿仰曼鐵路佈防,警戒曼德勒至東籲一線,第200師堅守東籲要衝。第6軍部署於第5軍左翼,沿薩爾溫江佈防,其第93師於景棟向泰越邊界警戒,第49師於孟板向泰國邊境警戒,暫編第55師守備東枝、壘固、莫契地區。第66軍為總預備隊,佈防於曼德勒及其以北地區。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的戰略指導是:“遠征軍以支援英軍確保緬甸國際補給線之目的,即深入緬甸境內,力求於曼德勒以南地區,擊破日軍,狀況不利時,主力以密支那、八莫為基地,一部以景棟為基地,策劃持久,以確保國境。”'蔣緯國:《抗日御侮》第8卷,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83~184頁。'
三、中國遠征軍入緬援英作戰經過
(一)日軍進攻緬甸中部
尚在日軍佔領仰光之前,日軍大本營陸軍部鑑於緬南作戰進展順利,於1942年3月4日釋出實施緬甸中部作戰命令。3月7日,日軍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上將命令第15集團軍司令官在繼續執行當前作戰任務的同時,依照以下各項要領,準備殲滅曼德勒方面之敵:
“1、進一步抓住戰機,以大膽果敢的作戰,迫使曼德勒方面之敵特別是中國軍隊進行決戰,務於短期內將其殲滅。本項作戰應爭取大致於5月末以前完成。
2、為進行上項作戰而在仰光地方所作的進攻準備工作取得進展後,可不待增援兵團集結即開始行動,將曼德勒方面之敵捕捉殲滅在該地附近或其以南地區。
3、追擊時要堅決將敗逃之敵遠遠趕向緬中邊境方面,並肅清緬甸境內之敵。
4、在上述作戰期間,要佔領仁安羌附近的油田地帶和勃生,如情況許可,以一部迅速佔領若開機場。”'〔日〕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原書房,1970年版,第268頁。'
同時,日軍南方軍將日軍第18、第56師編入第15集團軍序列,參加緬甸作戰。
3月15日,日軍第15集團軍根據上述命令,確定了作戰方針:“大致於5月末以前,在曼德勒附近(廣泛包括曼德勒為中心的緬甸中部地方)捕捉、殲滅英蔣聯軍主力,隨後將殘餘之敵從緬甸境內一掃而光。”'〔日〕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原書房,1970年版,第269頁。' 並據此制定了具體作戰計劃。
日軍佔領仰光後,不待其後續增援部隊到達,即開始分路向北的作戰行動。西路以第33師由仰光地區沿伊洛瓦底江向仁安羌進攻;中路以第55師由勃固地區出發,向東籲進攻,然後向曼德勒發展;隨後,又命令即將在仰光登陸的第56、第18師在東籲附近集結,以第56師向東路進攻,經莫契、壘固、東枝、雷列姆,直插臘戍,切斷中國遠征軍的回國路線,第18師加入中路主攻方向,進攻曼德勒。
正當日軍分路北進時,中國遠征軍適時趕到前線,以第5軍擔任日軍主攻方向的曼德勒正面作戰,以第6軍擔任東路莫契、雷列姆方向作戰;第66軍集結於曼德勒附近地區待機。西路伊洛瓦底江沿岸作戰,由英緬軍擔任。
(二)曼德勒方面作戰
1、東籲保衛戰
在曼德勒正面方面作戰的中國遠征軍第5軍,決心以先遣第200師在東籲及其以南地區,阻敵前進,掩護軍主力於彬文那附近集結,準備與右翼英緬軍協力實施會戰,擊破當面之敵後,收復緬南地區。
3月8日,第5軍第200師進抵東籲,接收了英緬軍的防務,並掩護其撤退。3月10日,日軍第55師由勃固出發,向東籲推進,沿途英緬軍向北撤退。
18日,遠征軍第5軍騎兵團前衛分隊在彪關河以南地區接應英軍,與日軍激戰,掩護了英軍安全撤退。19日,日軍第55師以1個營輕敵冒進,進入彪關河騎兵團預設陣地。當其汽車行至大橋北端時,大橋被炸,敵車盡覆,大部被殲。彪關河前哨戰,是侵緬日軍第一次受到中國遠征軍的打擊,同時也拉開了東籲作戰的序幕。
從在前哨戰中繳獲的日軍檔案,證實了日軍第15集團軍以曼德勒力主要目標,分3路進攻的作戰企圖。據此,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