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也可以進逼湖南。當他的勢力破壞了其他軍閥的利益時,那他就成了全國公敵。”
段祺瑞思索了片刻,隱隱約約明白了袁世凱的意思,袁世凱是故意讓吳紹霆來敲響北洋集團的警鐘啊!
“可是……大總統,這麼做實在太……太懸了。”他本來打算用“愚蠢”這個詞,勢力爭奪從來就是針鋒相對,哪裡有欲擒故縱之說?萬一讓吳紹霆真正發展壯大了起來,那些見風使舵的南方軍閥未必會敢對付廣東,說不定還會趨炎附勢。到那時才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你可知道為什麼咱們北洋沒有準備好決戰?你又可知道為什麼吳紹霆也沒有準備好決戰?”袁世凱語氣嚴肅的問道。
“自然是在軍備上有所欠缺。”段祺瑞煞有其事的說道。
“軍備的籌謀不過是時間問題,這只是次要的原因。咱們南北現在欠缺的就是一股底氣。我們的底氣就是北洋集團雄厚的實力,但是就目前來說,我看不出這股實力能凝聚在一起,只有咱們北洋所有人、每一個人都知道大敵當頭之時,這股底氣才算到手了。至於吳紹霆,他缺少底氣是因為他是孤軍奮戰,以廣東一省對抗舉國之力,不是單純幾個口號、幾個政黨就能支撐起來的。他在等待,咱們也在等待。”袁世凱渾厚的語氣有條不紊的說道。
“大總統,這可是在賭博呀!”段祺瑞有些沉不住氣了。
“什麼是決戰?決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賭上一賭,你以為這天下就這麼容易到手嗎?”袁世凱表情十分堅毅,就像是新築造出來的銅像一般,沉重和不可撼動。
“唉……”段祺瑞嘆了一口氣,這一刻他徹徹底底的明白,大總統確實不是暮氣使然,一個暮氣沉重的人是絕對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豪賭!“不管如何,我一定緊隨大總統鞍前馬後,為大總統、為咱們北洋盡出全力。”
“芝泉,希望你要讓我失望。”袁世凱深深的點了點頭,欣慰的說道。
段祺瑞準備告辭,袁世凱招了招手又說道:“先別急。我聽說徐樹錚很有能耐,三下五下就把湖北那邊的穩定了下來。”
段祺瑞勉強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都是大總統信任有加,這後生也算勤懇,終歸沒有辜負大總統一片栽培之心。”
袁世凱深遠的看了一眼藏書房的窗外,不疾不徐的說道:“後生可畏啊後生可畏。之前你說的對,我們北洋需要新鮮血液。既然小徐表現的不錯,就讓他留在湖北帶兵。華中是關鍵,可惜坐鎮那裡的都是舊人,一個個仗著資歷怕是不會認人。這樣吧,你安排下,讓小徐把剿賊軍能留下的都留下,留不下的歸還原部。”
段祺瑞一時沒明白,連忙說道:“大總統,要是徐樹錚沒了剿賊軍,只怕他在湖北更是坐不穩了呀。若是留他在湖北,總得有點勢力才是;否則還不如調回來差遣。”他對自己這位得意門生的前途十分關注,與其在湖北當光棍司令,還不如回來由自己另行安排。
袁世凱罷了罷手,略有責備的說道:“先聽我說完。剿賊軍是七拼八湊的部隊,原來的主兒又都是北洋的舊人,要不是武漢危急,小徐很難使喚的動。現在湖北平定下來,剿賊軍遲早會人心渙散,何必白白讓小徐去折騰?讓他去襄陽,給他一個襄陽督練公署總辦的名號,再從陸軍部劃一個番號下去,既然能帶兵,相信練兵的能力也不差。”
段祺瑞恍然大悟,袁世凱這次真是有心栽培徐樹錚,竟然打算扶持徐樹錚從零開始、白手起家!他心中大喜,連忙說道:“徐樹錚之前也協助過近畿一帶編練新兵,第六鎮改組中央第六師和中央第七師時,就是他負責兩個團的訓導。相信他一定能完成大總統交代的任務,盡忠盡職,不負大總統栽培之心。”
袁世凱欣慰的吐出了一口氣,語重心長的說道:“多提拔一些新人,或許可以一改我北洋陳陋的舊氣,這天下早晚會交到他們手裡的。”
當天下午,段祺瑞迫不及待的擬好命令發到湖北,調任徐樹錚為襄陽道督練總辦,負責籌備新編中央陸軍十三師的編練,一應物資經費由陸軍部和湖北軍政府協同承擔。他知道這次是徐樹錚飛黃騰達的好機會,自己也指望著這個門生能在外爭光,佐為羽翼,因此在日後中央陸軍第十三師的開支上,必定會處處優先。
第543章,船政學堂和造船廠
十月十九日,朱成貴擬定了福建省府的政務名單,除了要求配備一支六百人編制的省長護衛營之外,並沒有任何其他的軍事要求。名單遞到吳紹霆這邊,幾乎只是過了一眼立刻簽字生效,他把原來護軍使署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