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7部分

兵師,和一些國民兵單位,共計大約是二十萬人。但是在西線方面,他就不僅是把兩翼之間的兵力比例,作了徹底的調整,而且在增強了右翼之後,他的思想也就變成了“坎尼”型的,而不是“呂岑”型的了。(注:施裡芬在晚年,思想上也似乎有一些改變。他好像在一九一二年曾經開始考慮到沿著整個正面-從比利時以達瑞士-都同時發動攻擊的觀念。不過直到他臨終的時候,他的思想又還是回到了他的那個偉大計劃。他的最後遺言是:“你們要注意增強右翼。”)德國的作戰處長塔本上校(Col.Tappen),曾經說過:由於技術上的原因,例如鐵路等,毛奇才被迫作此項改變。這種解釋是頗有疑問,因為真正的原因似乎是那些王子們為了要想增強他們軍團的實力,遂對毛奇施加壓迫。

在一九一〇年,他取消了從左翼抽調兩個軍增援右翼的觀念,並將這六個補充師集中在梅斯的附近。最後當新編成了九個師之後,他把其中的一個師加上從東線上抽回來的一個師增加在右翼方面,而把其餘的八個師都增加在左翼方面。於是德方七個軍團的最初兵力部署遂有如下述:

第一軍團,司令為克魯克將軍(Con.VonKluck),司令部設在格里芬波赫(Grevenboich)。一共為七個軍,三個騎兵師,和三個國民兵旅。應進到艾克斯-拉-卡培裡(Aix…la…Chapelle),然後再到布魯塞爾。總計320000人。

第二軍團,司令為比洛將軍(Gen.VonBulow),司令部設在蒙特喬依(Montjoie)。一共為六個軍,兩個騎兵師,和兩個國民兵旅。應攻佔列日,然後其右翼進到沃維爾(Wavre),其左翼進到拉穆爾。總計260000人。

第三軍團,司令為豪森將軍(Gen.VonHausen),司令部設在普流姆(Prum),一共有四個軍,和一個國民兵旅。應向西前進使其右翼達到拉穆爾,左翼達到吉費特(Givet)。總計180000人。

第四軍團,司令為符騰堡公爵(DulkeofWurttemberg),司令部設在提裡費斯(Treves)。一共為五個軍,和一個國民兵旅。應向西前進使右翼達到弗拉梅(Framay),其左翼達到艾爾侖(Arlon)以北的艾提爾特(Attert)。總計180000人。

第五軍團,司令為德國皇太子(TheCrownPrince)司令部設在薩爾布流肯(Saarbrucken)一共為五個軍,一個師,兩個騎兵師和五個國民兵旅。其左翼留在提昂維爾(Thionville)而其右翼則進到弗侖維爾(Forenville)。總計200000人。

第六軍團,司令為巴伐里亞的魯普里赫特親王(PrinceRupprectofBavaria),司令部設在聖艾弗爾德(St.Avold);一共為五個軍,三個騎兵師和四個補充師。應進到莫斯里(Mosolle)河上,並攻擊法軍將他們釘住。總計220000人。

第七軍團,司令為希林根將軍(Gen.VonHeeringen),司令部設在斯塔斯堡。一共為三個軍,一個師,兩個補充師和四個國民兵旅。應進到摩澤爾河上(Meurthe),或向洛林實行反攻。總計:125000人。

雖然施裡芬計劃的外表還是保留著沒有動,可是其實質卻完全改變了,因為其左右兩翼的比重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了。原有的計劃中是右翼方面為五十九個師,左翼方面九個師。現在的計劃中是右翼方面為五十五個師,左翼方面二十三個師。用百分比來表示:施利芬計劃中的比例為一百比十五;而毛奇計劃中的比例為一百比四十二。而且施利芬的原意是當法軍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州中被糾纏住了之後時,即將兩個軍調在右翼方面,於是這個比例就更由一百比十五降到了一百比九了。因此左翼方面必須被迫向後移動。

現在我們在新計劃中,所看到的是兩翼攻勢,這南面的左翼,本應引誘敵軍向東前進,以使北面的右翼更便於旋轉,來打擊敵人的背面;現在卻反過來向西推進,這是與原意完全相反。這既不是坎尼,又不是呂岑。任憑稱它為那一種,都足以使漢尼拔或菲德烈大帝在地下頓足。

第961章,夏季大雨

北方第一集團軍前沿指揮所,此時已經是凌晨兩點鐘,鴨綠江受到夏季潮熱氣候的影響,正處於瓢潑大雨的時刻。大門口的簾子被掀了起來,徐永昌穿著一身雨衣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儘管外面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