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堂屋的方桌上寫寫劃劃,也不知道寫劃些什麼。多數人的猜想是:老賢木一直在做大研究。有一年,老不朽隊長升為大隊副大隊長,問老賢木要不要去大隊民辦小學教書,老賢木嘿嘿地笑,連連搖頭:“我沒時間、我沒時間。”
但是,老賢木的“大研究”終於遇到了困難。原先,他需要筆墨紙張均由“嬸子”從“十三塊”中支出,後來因用量逐漸增加,當副大隊長的老不朽皺了眉頭,指令老婆立即停止供應。其老婆色色地問:“那‘十三塊’還有結餘呢?”老不朽鼻子一嗤:“他寫寫劃劃有啥用?有用就留在清華寫寫畫畫了。”其老婆就轉過去勸導老賢木:“你的學問夠大的,還寫畫個什麼呀!”老賢木一聽便明白,從此緘口不言筆墨紙張。不久,常常有人看見老賢木蹲在村前的灶灰堆旁邊找木炭,或者有時用土疙瘩或木棍子在枯地上寫畫……
第三章 迷裡迷氣3(2)
那“嬸子”大約因為虧了老賢木,就去村口路邊探望老賢木。問他:“賢木,想那種事嗎?”賢木不明其意:“哪種事?”嬸子便挑明瞭說:“就是女人的事……如果你實在想得厲害,嬸子就讓你弄一回……”老賢木嚇得大叫:“嬸子!你、你怎麼向侄兒耍流氓?”說著,轉身便跑。但“嬸子”是實心的,便託人給老賢木說媒。不久,果然有一位讀完初中回鄉的姑娘很是崇拜老賢木,願意與他結為百年之好,從此照顧他專心致志做“大研究”。而且,那姑娘屬於新派人物,不要媒人相伴,直接去會老賢木。老賢木聽罷來意,立時哈哈大笑,大聲朗曰:“沛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在霸業!……”一面揚長而去,那姑娘便捂著眼睛更快地逃逸了。
老賢木離開清華的第四年,清華來過一封信,是導師楊教授寫來的,報告他雖然尚未摘帽,但已回學校做研究,還問了老賢木的生活身體如何。老賢木每天都要捧著這封信閱看十遍以上。不幾天,他賣掉家中的一些傢俱,去了一趟北京。但是,據說老賢木只是隔著一道鐵柵門與楊教授見了一面,楊教授不斷地向他反著“招手”,示意他離去,他便淚眼婆娑地掉頭走了。老賢木返回時,手上已沒有錢,就沿途以教小孩子認字和算算術謀飯,但老賢木在外地沒有“品牌”,而外地又不如珠璣公社民風淳樸,不僅常常教了認字和算算術得不到飯吃,有時還遭小孩子們的追趕。老賢木回到珠璣後,一時心灰,連小孩子也不大愛見了。實在無聊,就一個人去野外的阡陌上晃一晃。
田野吹來零亂的風,撩撥他的蓬髮和虯鬚。他就細了眼,向無限的遠方凝望,望著望著,便望見了他的運算題……忽然,他轉身向家中猛跑,心頭揣著一個被觸發的靈感,怦怦地直跳……
()
有一年,珠璣公社有了一臺“六至八”發動機,在遙遠的田野裡發出隆隆的響聲,鄉民們紛紛前往觀瞻。這機器不是活人,卻自動地旋轉,加上一條皮帶,又帶動另一臺機器旋轉;另一臺機器前後各接一道橡皮水管,前面的扎入水裡,瑟瑟顫動,後面的揚在空中,噴出白嘩嘩的水柱。村民們見了無不嘖嘖連聲,覺得這世上怎麼會有這等奇物!老賢木聞聲去看,並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喜悅,主動向鄉民們講解機器轉動的原理,指出其奧秘在於有油料發出能量,而那旋轉的大鐵盤可以加大慣性力。鄉民們聽他的詞彙新鮮,覺得頗有道理,因而更認為老賢木是與機器、科學屬於一類的概念。老賢木也就成為了一個別有新意的符號。
而且,不久的一次,老賢木表現出來的卓越才華硬是讓眾人服呆了。
那次,那機器熄火歇了一會兒,準備再次啟動。負責發動機器的黑皮小夥取出火柴點“媒子”,不料,發現火柴盒空了,問圍觀的人,居然均沒有帶著火柴。黑皮小夥無奈,只好眼巴巴地朝著回村裡去的方向看。這時,老賢木往人前一站,嘻嘻地笑道:“我可以用水取火。”眾人以為聽錯了,一片驚叫:“什麼呀?”老賢木依然“嘻嘻”地笑:“我說用水取火。”一面不再理會眾人的驚訝,從黑襖子的口袋裡掏出一把銀分子( 硬幣 ),指指旁邊竹竿上掛著的一個燈泡,問:“那個燈泡多少錢買的?”黑皮小夥疑惑地回答:“一角三分。”老賢木數數手中的銀分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手上只有一角二分,差一分,我想先買下這個燈泡,今後還你一分錢。”不等那黑皮小夥回答,眾人齊說:“行、行、行!”老賢木就摘下那燈泡,在黑皮小夥的工具箱裡找到一塊鋼鋸片,先揪著嘴一點一點地將燈泡口上的錫塊剝掉,再歪著嘴拆下燈泡上的螺口,又取出燈泡內的燈絲架;接著,將燈泡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