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享時,是覺得“我沒時間”、還是“我們家孩子用不著”、還是想:“嗯,我要試試看。”您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當父母要為孩子做出犧牲時,只有真正的落實才能發現“孩子一定用得著”。

2。要對孩子實施某種方法時,理智很重要

任何成功的家長都會談到他是如何與孩子應對,特別是當孩子犯錯、失敗、成功等時候,而世界上沒有唯一標準的答案,因為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所以,無論採用什麼方法,父母的清醒和理智很重要,只有確定自己是理智的,那實施的行為才不會太有偏差。

『教育名言』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

——(法國)法布林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中國)《呂氏春秋》

5.做好孩子的人生導師

在父母做孩子人生導師之前,應該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一個有能力引導別人生活的人,一定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的目標。當一個人向自己的目的地前進的時候,無論路上遇到任何境遇,他都會從容地認為這不是意外,而是必經之路,並且有準備去面對和解決它。如果,父母有了這份淡定,一定是孩子合格的人生導師。

『經典事例』

1940年,貝利出生在巴西,父親堂丁奧不僅是個足球健將,而且對待子女沉穩和藹,教育有方。

貝利從小脾氣暴躁,喜歡打架。一次,他又在球場上打完架回到家,父親嚴肅地說:“孩子,你打架太多了!要想踢職業足球,必須控制自己的脾氣,俗話說:‘一捏拳,便輸了理。’球場上分兩隊比賽,觀眾自然也分兩派,總有人會罵你的,職業球員要適應這種環境。一發火,球就踢不好,裁判員還可以罰你出場。這樣,你自己和你那一隊就吃大虧了!”父親的循循善誘使貝利明白了道理,此後他很少與觀眾、裁判、對手發生衝突。

貝利在父親的引導下完成大學學業,多才多藝,能講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英語4種外語,最終,野性十足的貝利成為一代球王。

『教育感悟』

貝利的父親勸說貝利不要打架,只是貝利成長中一個小事例,但由此就可以看出貝利的父親是孩子稱職的人生導師。何謂稱職?對孩子做了正確的引導,而且孩子接受得心悅誠服。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斷重塑的過程,即使是60歲的老人,只要自己有改正的意識都可以得到重塑,更何況是孩子!孩子就像一塊璞玉,是天然的好材料,當然也有天然的瑕疵。玉能不能成器,主要看工匠怎麼雕琢,按照紋理琢,加上精湛的技藝,肯定能掉出美輪美奐的玉器。

所以,每一個孩子都是璞玉,關鍵看父母有沒有高超的手藝。

『身體力行』

父母要想成為孩子人生的導師,先學著這樣做:

1.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

每個人對生活的需求不一樣,人生方向也不一樣,我們要把自己匯入哪種人生,怎樣匯入,如何實施。只有明確了這些之後,才具備引導自己人生的能力。有能力引導自己,才有能力引導孩子。所以,父母能不能做孩子的人生導師,主要看能不能做自己的人生導師。

2.瞭解自己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是最瞭解自己的人。真是這樣嗎?不一定。一個真正瞭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容易自滿也不容易自責,而常常保持的是理智。一個真正瞭解自己的人很瞭解自己的父母,瞭解父母教育自己所呈現出來的利與弊。只有這樣的瞭解,才會知道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如何保留優勢,又如何避免劣勢。

3。 抽出時間感受生活

當父母開始真正瞭解自己了,就有了引導孩子的能力。但是,父母可一定要有引導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所以,父母自己不要把自己搞得太忙太累,多抽點時間感受生活,才有精力做孩子的導師。

4.保持美滿的婚姻關係

當今社會,有一個完整美滿的婚姻是做孩子人生導師的必要條件。因為單親家長最感困擾的是教育子女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國外研究顯示,單親家庭子女的輟學率高於正常家庭的子女,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的婚姻家庭關係也較易破裂。

『教子參考』

生活中,父母怎樣做孩子的人生導師,請參考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