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該體系是19世紀後期美國銀行業發展的產物,目的是在不改變銀行結構的前提下彌補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陷。12個聯邦儲備銀行在聯邦儲備委員會的監管下,形成了新的美國“中央”銀行。為了保證長期價格穩定,《聯邦儲備法》(the Federal Reserve Act)宣告了具有可兌換性的黃金標準準則,並透過強制推行為聯邦儲備紙幣和存款建立黃金儲備準備金來實施這一準則。為了抑制出於恐慌而導致貨幣需求短期內大幅上升的局面,當局提供了一種用以貼現的“彈性貨幣”。但是,中央銀行以這個黃金標準為指導的政策與另外的“真實票據”的要求相矛盾,後者是為了調整產生於商業交易中的“合格”紙幣、匯票和交易支票所準備的。
聯邦儲備體系的貼現視窗對成員銀行開放。聯邦儲備體系要求國內所有的銀行都加入聯邦體系,並賦予它們新的銀行權力,對準備金的要求也降低了。國家特許銀行可以自願加入聯邦儲備體系,這保持了完整的雙重銀行體制。結果是,銀行體系被分成三部分:國家銀行、聯邦政府的成員銀行以及非成員的國有銀行。
儘管1913年12月23日《聯邦儲備法》就被簽署為法律,但當歐洲爆發戰爭的時候,聯邦儲備體系還遠沒有建成。股票價格動盪不安,為了防止恐慌,紐約股票交易所被迫關閉。就像以前危機爆發時一樣,國家銀行從紐約銀行取出了存款。但是, 1908年的《奧爾德里奇弗裡蘭法》規定可以透過清算貸款憑證和緊急貨幣的形式提供流動性,這緩解了銀行恐慌。由於那些好戰的當權者大量購物的支撐,經濟很快就恢復了。美國保持中立期間,外在需求引起黃金流入,擴大了貨幣供給,從而導致了通貨膨脹。
美國1917年加入戰爭,這促使聯邦儲備銀行要滿足聯邦政府的財政需求。雖然稅收提高了,但是3/4的戰爭支出來源於借款和貨幣創造。四次自由公債和一次勝利公債都對戰爭資金起了重要作用。為了使戰爭籌資成本最小化,財政部希望保持低的利率。聯邦儲備銀行為其成員銀行貼現票據從而維持了較高的債券價格,這些票據是以客戶用銀行貸款購買的證券為抵押的。在歐洲黃金不再流入美國以後,票據貼現促進了貨幣存量的增加,從而使通貨膨脹率升到內戰以來最高點(見圖),聯邦儲備銀行不得不採取措施控制價格。
戰爭結束以後,聯邦政府的規模很快縮小。1919年下半年,鉅額財政赤字剛剛填平,財政部加強了反對提高利率的呼聲。美國黃金的流出促使聯邦政府於1920年大幅提高了貼現率。由於世界範圍內的經濟都開始滑坡,利率的提高(見圖)進一步加劇了衰退的速度和深度。1920—1921年間,實際收入下降了16%,失業率提高到約12%的水平,批發銷售價格下降了一半。儘管經濟很快就恢復了,但農業以及與其相關的新興金融機構卻受到重創。
從戰後發生衰退到大蕭條,這期間的幾年是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1922—1929年,雖然中間發生過兩次短暫的衰退,但GNP的年均增長率為,年均失業率為4%,價格也非常穩定。從戰時為財政部提供服務的義務中解脫出來後,聯邦儲備銀行在經濟管理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著名的《第十次年報》( the Tenth Annual Report, 1923)中,聯邦儲備銀行指出,政策不應受任何單一的規則的影響,而應謹慎行事。為確保“經濟體系的良好運轉”,防止貸款被用於投機目的,決策應建立在廣泛的資訊基礎上。在堅持黃金準則的同時,為預防秋季作物的運輸和聖誕節的貨幣信貸需求,會提高短期利率、增加銀行儲備的壓力,聯邦儲備銀行對其進行了干預。這期間的其他衝擊可能導致危機。為了平抑利率發生的週期性振盪,聯邦儲備銀行透過調節貸款需求和貨幣供給量,緩解了週期性利率迴圈帶來的震動。聯邦儲備銀行採取行動的時間與商業週期發生的時間存在著高度一致性,這向大家表明,20世紀20年代,聯邦儲備銀行在緩解經濟震動和降低銀行危機方面是有所作為的。 。。
第13章 20世紀的銀行業和金融(2)
20世紀20年代金融體系的成熟
穩定的經濟環境以及日益上升的收入和利潤,透過金融系統產生了新的儲蓄潮。20世紀20年代,金融機構和市場的命運反映了它們獲得新資金資源的能力,以使其能應付不斷變動的貸款需求。一些具有靈活性和善於創新的企業增長得非常快,而那些與沒落部門相關的企業日益萎縮。圖和圖顯示了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