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促成了1933年至1937年經濟的迅速增長呢?
財政政策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政府預算雖然每年都在變化,但是累積的影響實際上是零。在20世紀30年代,財政政策並沒有發揮作用,因為它根本就沒有嘗試。儘管新政實行過程中,政府的活動有了巨大的增長(這永遠地改變了經濟生活中聯邦政府的角色),但是政府財政赤字並沒有增長。相應地,這就對經濟沒有擴張效應。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次新政(2)
貨幣政策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美聯儲已經改革,但是仍然和1933年之前一樣被動,沒有什麼作為。貨幣擴張,雖不同於貨幣政策,但仍然對經濟復興起著重要的作用。1933年後,隨著歐洲的黃金流向美國,基礎貨幣(高能貨幣)飛快地增長。美聯儲並沒有像它在20世紀20年代那樣,消除這種黃金的內流,結果必然是貨幣供給的高速增長。
這是宏觀經濟學中的一般現象,這種擴張並不會影響經濟的復興。“你沒辦法推動繩子”,當利率很低的時候,貨幣政策並不能發揮作用。這個傳統的觀念可能是錯的。它忽視了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區別。在通貨緊縮的最後階段,由於人們預期通貨緊縮將會繼續,實際利率非常高。羅斯福的貨幣貶值和《國家工業復興法》,實際上整個新政政策,改變了價格方針以及基於此的人們的預期。實際利率下跌了,對耐用消費品的消費及投資上升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貨幣擴張是具有膨脹性的政策,預期的通貨膨脹也降低了實際利率。貨幣擴張是經濟復興的一個因素。我們必須強調,新政中的政策也並不是一直都是彼此相互支援的。舉個例子來說,《國家工業復興法》在提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