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多地和傳統領域結合。做為最主要的代步工具,汽車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平臺。當下的全球汽車產業併購風潮,正好給了我進入這一傳統領域的機會。”
“求購捷豹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應該還會在歐洲展開其它投資計劃,以推動計算機技術的更大範圍應用。”
對於首富先生的表態,媒體從兩方面進行了解讀。
首先,英國人不用再“玻璃心”了唐煥正式澄清了,英國汽車工業的典範捷豹,當然不會和狗相提並論。相信這個友好訊號,能掃除掉不少無謂的糾結。
其次,富可敵國的首富先生,似乎要在歐洲展開掃貨模式了。接下來,大家很可能會看到“買買買”的壯觀景象了。
一直在通用、福特、首富三者間待價而沽的英國,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造勢,進而做好了準備,就等著三個“高富帥”分出高低後,把“閨女”風風光光地賣上一個好價錢。
事實上,捷豹之所以現在混得這麼慘,首當其衝的原因非常諷刺財政策略失誤。
長期以來,美國是捷豹汽車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消費市場其在美國的銷售量:1983年為15815輛;1984年為18044輛;1985年為20528輛。
從中不難看出,捷豹在美國市場的增長勢頭有多麼強勁。而捷豹自己也預估,大約75%的潛在消費者住在美國。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美國市場的地位越重要,捷豹在國際支付當中面臨損失的壓力就越大。
眾所周知,英國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對維持英鎊的強勢地位可謂情有獨鍾,矢志不渝。但在1985年廣場協議簽署後,美元就進入了對其它貨幣明顯貶值的快速通道。
英國哪裡比得上牛氣沖天的日本,其國內企業對這種“越來越不值錢”的趨勢非常敏感。
就這樣,捷豹採用了一種名為遠期套期保值的策略,將未來12個月內50%到70%的美元收益進行套期保值。
英國商人的精明,是毋庸置疑的,差就差在比不上日本“耐操”。更加人算不如天算的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將全球金融市場攪了一個天翻地覆,捷豹的老成持重之舉,反而成了當頭一棒。
在財政漸入窘境之際,捷豹卻對現金還有迫不及待的龐大需求。
蓋因,捷豹面臨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產品單一。其所有銷售都依賴於兩種車型1968年開發並投放市場的三代xj…6和1975年開發並投放市場的xj…s。
與此相比,日本汽車製造商生產和開發週期較短,德國的豪華車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產品的多樣性,捷豹必須改變產品單一的局面。
於是乎,從日子最好過的1980年代中期開始,捷豹大筆撒錢。
首先,花了7年時間、2億英鎊後,捷豹終於在1986年10月成功地推出了新的車型,這是自1968年xj…6車型以來的完全創新車型,
另外,1985年7月,捷豹決定將旗下的生產工廠進行自動化革新,而這個花費5億英鎊的改造,將會從1985年持續到1990年。
光是1985年和1986年,捷豹就為引擎開發中心花費了3千7百萬英鎊,等到1988年完成的時候,共計花費了5千5百萬英鎊。
也就是在這一年,為了保證必需的現金流,捷豹不得不削減支出,同時宣佈未來兩年內,支出將少於1億英鎊,並推行成本控制計劃,以削減運營成本5千萬英鎊。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捷豹的收益大幅度滑坡,1987年利潤下滑18%,1988年利潤下滑53%。
更為糟糕的是,美國市場的未來前景仍然不被看好,而本田、日產、豐田又紛紛加入了美國高階汽車的競爭,捷豹直接在價格這一關上敗下陣來。
內外交困的捷豹,現在就是這麼慘。
儘管大家都知道,只要錢到位,這個老牌汽車公司應該不難恢復活力。但誰願意冒著難以預測的風險,拿出那麼大數目的資金呢?
通用和福特倒是丟擲了橄欖枝,但條件可不是好相與的,而在汽車領域毫無底蘊可言的首富先生,在英國人看來,就分外地可親可愛了。(未完待續。。)
第0828章 從HTML和瀏覽器開始
……
三方求購,自然對應著三套方案。
通用最為溫和,打算投資不超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