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其不薄。
片刻的相對無語,江采蘋才決意將心坎忖衡了整晚的悱惻和盤托出。遂目不轉睛迎視向江仲遜,未語先笑道:
“阿耶,兒意欲拋繡球招親。”
正文 第015章 茶樓貴客
這日,如家茶樓迎來幾位甚是特別的客人。來客踏入茶樓,二話沒說,便先聲喚小二包下了樓上整個小二層的所有桌位。
茶樓陳掌櫃掂著來客付於櫃檯的一袋沉甸甸的茶水錢,意識到有貴客光臨,稍遲亦忙不迭擱下手中正勾劃的賬目,作欲親自招呼番這幾位樓上貴客。
待謙恭的擺奉上適才在樓下從小二懷裡搶接過的茶具,陳掌櫃邊取茶末,邊藉機與來客搭訕:“幾位客官,小店茶水包管夠。待會茶水兌好,敬請慢用。”
“咦?”見上茶之人由前刻的小二升換為茶樓掌櫃,來客中坐於窗格位置處者,輕搖摺扇略顯微訝過後,竟絲毫不加掩飾的打趣道,“掌櫃的貌似挺閒吶。如此,便有勞掌櫃的了!”
“客官說笑了。”做了十年有餘的掌櫃,陳掌櫃豈能聽不出,面前這位接話的來客話裡惺含的譏謔之意。為此心中雖懣,臉上卻依然陪著笑糊模樣。只就將取出的茶末,繼續逐勺放於茶盆。
唐時飲茶之風極盛,唐人“吃”茶之法亦十分考究。尤為注重篩煮工序,對入手茶具亦頗有講究。通常,吃茶之時,均是先把貯備於籠的茶葉由茶籠取出,施予烘烤後,用茶碾子研碎,再拿茶羅子過以篩選,將細茶末收存於由框、羅、抽屜組合而成的茶屜之內暫置。待水燒開後,方予以兌水,於茶盆中調為糊狀,力口進鹽、姜、蔥、椒等所謂的調料,才可沖水端吃。與現代沖泡法甚為迥異。
而之於茶樓,一般皆會提早備妥烘焙以及研磨前兩道程式。以便有客上門時候,只需加以篩煮,客人即可飲用,無需久耐。
“小,淺,薄,白。嗯,果是套上等茶具!”少時,聞人稱歎,陳掌櫃不由又細窺了瞥前響這個拿他充戲嘲物件者。此人生的可謂粉面闊骨,從其面相上打量,估計非富即貴。
其實,壓根也無須細琢,且看該人從頭束到腳的錦衣緞靴,及腰際白綾長穗絛上所繫的那塊羊脂白玉,但凡明眼人,均不難辨識,這人恐怕不只是富抑或貴那般簡單。
“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以襯茶色,質薄如絲以使其能以起香。好杯!”
“哎喲,看來這位客官是懂行的人呀!”恰在這時,逢小二奔上樓來送熱水,聞見有人對茶樓茶具讚不絕口,登時喜笑顏開,“咱這可不光有好杯,咱的茶碾子、茶羅子、銀火箸、銀罈子、結條籠子,樣樣皆為箇中上品!絕非僕空口誇噓,客官瞅瞅咱這壺,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
說釋著,小二便將提於手的熱水兌入陳掌櫃擱於茶盆裡的茶末中,遂就極其嫻熟的攪調起來:“客官桌上這個茶壺,是為鼓形的四人罐,取其端正渾厚故也。且不論其天青的色澤,這壺,懂行的人無不曉得,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過於大則不‘工夫’了。前人選好壺,曾曰四字訣——‘小、淺、齊、老’。咱這壺,好壺!”
煞有介事的學人口吻美譽畢茶樓壺,那小二又順勢擎起盞託,愈為神氣道:“客官再看咱這盞託,乃是圓月形的越瓷。姑且不管其式樣如何,觀盞託好與壞,同樣有四字訣,即‘寬,平,淺,白’。盤面要寬,盤底要平,邊要淺,色要白,方算堪稱極品。”
單就茶具材質而論,盛唐時期,因於民間興起一股家用銅瓷,不貴金玉風氣,連帶茶具亦逐漸以銅和陶瓷代替了古老的金銀玉製品。銅具較於金玉而言,卻也價格便宜,煮水效能更良。特別是以陶瓷茶具盛茶,物美價廉且可保持香氣,頗受茶樓及茶客青睞。
“行了,別淨杵這賣話!今日巴不容易才開張,承貴客吉言,你還不趕緊得去店外守著?眼尖點,多拉個客人,才是你該乾的正經事!”忖及方才自己一出場,便把氛圍給搞冷場,然時下,經過小二一通耍弄嘴皮子,諸位貴客盡是對小二或多或少顯示出嘖惜神情,陳掌櫃身為如家茶樓大當家,旁觀小二出盡風頭,自然覺得圍不住臉兒。
“拉客?掌櫃的令僕往哪拉客去?掌櫃的可別忘了,今個大不同於往日,客人哪兒容易找得見?須知,平日來咱這茶樓吃茶的,今兒這時辰,早早的就都跑去珍珠村,瞧那江家小娘子拋繡球招親去了!僕在外邊探了半天,這有客肯進門已是不錯,旁家那堆小飯館,連個人影毛也瞅不著。掌櫃的還巴望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