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
常用藥:附子、桂枝溫補陽氣;山茱萸、地黃補養肝腎;山藥、茯苓補腎健脾;丹皮、澤瀉清洩肝腎。
短氣甚者,加人參補益元氣;陽虛較甚者加仙茅、仙靈脾溫腎助陽;便溏者,加白朮、乾薑溫運中焦。
5。氣鬱發熱證
症狀:發熱多為低熱或潮熱,熱勢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精神抑鬱,脅肋脹滿,煩躁易怒,口乾而苦,納食減少,舌紅,苔黃,脈弦數。
證機概要:氣鬱日久,化火生熱。
治法:疏肝理氣,解鬱瀉熱。
代表方:丹梔逍遙散加減。本方由逍遙散加丹皮、梔子而成,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的功效,適用於氣鬱發熱證。
常用藥:丹皮、梔子清肝洩熱;柴胡、薄荷疏肝解熱;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白朮、茯苓、甘草培補脾土。
氣鬱較甚,可加鬱金、香附、青皮理氣解鬱;熱象較甚,舌紅口乾,便秘者,可去白朮,加龍膽草、黃芩清肝瀉火;婦女若兼月經不調,可加澤蘭、益母草活血調經。
6。痰溼鬱熱證
症狀:低熱,午後熱甚,心內煩熱,胸悶脘痞,不思飲食,渴不欲飲,嘔惡,大便稀薄或黏滯不爽,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
證機概要:痰溼內蘊,壅遏化熱。
治法:燥溼化痰,清熱和中。
代表方:黃連溫膽湯閤中和湯加減。前方理氣化痰,燥溼清熱,適用於痰熱內蘊證;後方清熱燥溼,理氣化痰,適用於痰溼鬱熱證。
常用藥:半夏、厚朴燥溼化痰;枳實、陳皮理氣和中;茯苓、通草、竹葉清熱利溼;黃連清熱除煩。
嘔惡,加竹茹、藿香、白蔻仁和胃洩濁;胸悶,苔膩,加鬱金、佩蘭芳化溼邪;溼熱阻滯少陽樞機,症見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嘔逆者,加青蒿、黃芩清解少陽。
7。血瘀發熱證
症狀:午後或夜晚發熱,或自覺身體某些部位發熱,口燥咽乾,但不多飲,肢體或軀幹有固定痛處或腫塊,面色萎黃或晦暗,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
證機概要:血行瘀滯,瘀熱內生。
治法:活血化瘀。
代表方:血府逐瘀湯加減。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血瘀氣滯所致的胸痛、頭痛、發熱等證。
常用藥:當歸、川芎、赤芍、地黃養血活血;桃仁、紅花、牛膝活血祛瘀;柴胡、枳殼、桔梗理氣行氣。
發熱較甚者,可加秦艽、白薇、丹皮清熱涼血;肢體腫痛者,可加丹參、鬱金、延胡索活血散腫定痛。
【預後轉歸】
內傷發熱證屬肝鬱、瘀血、溼阻發熱,或氣虛、血虛、陰虛發熱,且胃氣尚未衰敗者,經過適當的治療及護理,均可治癒,預後較好。而兼夾多種病證,病情複雜,以及體質極度虧虛的患者,或內傷發熱遷延日久,正虛邪戀,胃氣衰敗,格陽戴陽者,則其療效及預後均較差。脈診對病情的判斷有較大的意義,如《張氏醫通·熱》說:“熱而脈靜者難治,脈盛汗出不解者死,脈虛熱不止者死,脈弱四肢厥,不欲見人,利下不止者死。”
【預防調護】
內傷發熱患者應注意休息,體溫高者應臥床,部分長期低熱的患者,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可做適當戶外活動。要保持樂觀情緒,飲食宜進清淡、富於營養而又易於消化之品。由於內傷發熱的患者常衛表不固而有自汗、盜汗,故應注意保暖、避風,防止感受外邪。
【臨證備要】
1。中醫對內傷發熱有一套頗具特色的理論認識及治療方藥,且對多數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因內傷發熱主要由於氣、血、痰溼的鬱滯壅遏,或氣、血、陰、陽的虧損失調所導致,故在發熱的同時,分別伴有氣滯、血瘀、溼鬱或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症狀,這是掌握內傷發熱辨證及治療的關鍵。
2。《醫學心悟·火字解》將外邪引起的發熱稱為“賊火”,由久病傷正、情志不舒、飲食失調、勞倦過度等引起的內傷發熱稱為“子火”。這對於掌握外感發熱與內傷發熱在性質及治法上的根本區別甚有裨益。內傷發熱以屬虛者為多,除氣鬱化火及痰溼蘊熱者可配合清熱除溼外,一般均應針對病情補益氣血陰陽,以促進臟腑功能及陰陽平衡的恢復,切不可一見發熱,便用發散解表及苦寒瀉火之劑,以致耗氣傷陰或傷敗脾胃。
3。甘溫除熱法源於《內經》,創於東垣,為中醫治療氣虛發熱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