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外面是大孔,裡面是小孔),問題就更復雜了。工人在加工大孔時必須仔細注意進刀量,以防大孔加工的淺了或深了。

從上可看出,在這種情況下,加工是很麻煩的,生產效率很低。即使福特再厲害,也沒有辦法。那麼針對這個齒輪箱的組合鏜床表現如何呢?

它有3對鏜刀,分佈在鏜床床身的兩邊。每對鏜刀之間的同心度完全滿足齒輪箱孔的同心度要求,任兩隊鏜刀之間的中心距就是孔之間的中心距。齒輪箱在鏜床床身上用夾具固定後,加工時,3對鏜刀同時工作,一次就將孔全部加工完畢。而且鏜刀是定製的,刀的加工孔徑是固定的,就是要加工的孔的直徑。如果有臺階孔,那麼對應的那把鏜刀就是組合刀具,即刀杆上有兩個靠在一起的刀頭,前一個是加工小孔的,後一個是加工大孔的。鏜刀前進到一定位置時,就同時將這個臺階孔加工完。在這裡,判斷加工是否完畢不是靠工人的眼睛和經驗,而是透過行程開關來完成。當鏜刀進刀時,帶動一個鐵塊之類的東西在鏜床床身邊上移動。當鏜刀進刀到要求的加工完成位置時,鐵塊剛好碰到行程開關,從而觸發電訊號,這個電訊號反饋到鏜床的控制櫃中,透過繼電器等電器讓控制鏜刀進退的傳動系統反向工作,鏜刀就自動收回來了。

在這個過程中,工人只需簡單的在夾具上裝卸齒輪箱,按下開關按鈕即可。整個加工過程中是自動化完成。相比以前的加工方式,其對工人的要求之低,加工效率之高,簡直是天壤之別。當然了,這樣的組合機床技術是很難的,製造要求是很高的。

將多臺組合機床用流水線的方式組成自動生產線,終於,大規模標準化、工業化生產的大門徹底開啟了。

我曾經去過國朝某柴油機廠,參觀過該廠的一條坦克發動機生產線。幾十臺組合機床和其它專用自動化機床組成一條流水線,將發動機生產出來,生產效率是極其嚇人的。一個箱體傳到某個組合機床上,在機器的轟呤聲中,多方向多個組合刀具同時伸出,短短的十幾秒內自動加工完要加工的多個孔或面。工人在全過程中的工作就是,透過房樑上的吊鉤移動它到機床上用夾具將它固定,按一下開關完成本道工序的加工,然後再鬆開夾具透過房樑上的吊鉤將它移到傳送帶上。中間如果有的工序花的時間長,傳送帶在那前面就有分岔,接多個一樣的組合機床,以避免加工中的堵塞,好讓整個生產線無需停頓,效率達到最高。就連軸的最後一道拋光工序,都是用機床完成。一個機床上裝上多根軸,在每個要拋光的圓面上套一個特製的皮帶,機床工作起來,這些要加工的軸不停旋轉,皮帶將它們拋光。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對工人的要求降到最低,產品的質量完全是靠裝置來保證的(當然工人要將加工件在夾具上裝夾到位),平時只需定時檢修裝置的jīng度即可。這些裝置的銘牌上標明它們都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製作的。

當然這套技術是國朝當年從蘇聯那學來的,但要加工發動機和生產裝置都是國朝自己設計生產的。從此我明白了什麼叫工業化大生產,也知道了蘇聯是如何爆T34海的。

感興趣的童子還可以去看一下電影《戰爭之王》,它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片頭,被好事者稱之為“一顆M1943子彈的一生”。這就是一個子彈自動化生產線的全過程,當然它主要是凸輪軸控制的機械化自動機床組成。這裡簡單說一下什麼叫凸輪軸控制,凸輪,外形像個梨,裝在軸上,凸輪上面有一個杆。電機帶動軸和軸上的凸輪轉,由於凸輪的外形是梨形,因此一直緊靠著凸輪表面的杆就開始了固定的上下往復運動,從而機床就開始按固定頻率往復運動。如片子中的衝床,不停的往復運動將下面的彈殼進行衝拉加工。

在這樣的技術條件下,二戰的美蘇兩國開始爆各種海了。蘇聯人看到這個方式的優點,軍工產品一設計定型,只要可能就立刻不惜血本建立這樣的生產線來生產。而美國人由於生產基本都是資本家的工廠進行,在沒有得到zhèng fǔ的大規模訂單之前,是絕不會這麼幹的,即使有了大規模訂單,由於建立這樣的生產線代價很高,在利潤的考慮下,也不一定會完全採用這樣的生產線。因此在這方面蘇聯乾的比大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蘇聯在二戰中各種不利條件下武器生產產量能夠壓住或至少和大米抗衡的關鍵。

在數控時代真正進入工業化大生產之前,以組合機床為代表的自動化機床和生產線就是加工行業大規模生產的皇冠上的明珠,難度是極高的,花費是極大的,沒有掌握這個技術並應用的國家,是沒有資格去爭霸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