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是酒後之作,然而後者對人生的領悟才是真正到位。能在菩提樹下看破紅塵者,一定是衣食無憂而且錦衣玉食的王子,失意文人的所謂“開悟”,大多帶有自暴自棄的窩囊氣息,唯有得志者在意氣風發到巔峰狀態之後的樂極生悲,才具有洞察人生的猛烈穿透能力。

許多許多年以後的一個冬天,我乘火車經過河北,看到鐵道邊灰濛濛的土牆上刷著大字廣告:“劉伶醉,祝你一路平安!”( “‘劉伶醉’系河北名酒,用本地產的優質高粱、大麥、小麥、大米、小米、糯米、豌豆等7種糧食為原料,取太行山下古流瀑河畔之甘泉,採取傳統的老五顏工藝釀造。又以劉伶墓所在地河北徐水張華村的芳香泥土封窖,發酵陳釀而成,酒色明淨清澈,酒質綿甘醇和,飲後回味餘香悠長”——摘自酒廠的宣傳資料 )。如果《 酒德頌 》需要一句讀後感,一時竟想不出還有比土牆上的這個廣告詞更為合適的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孝亦有三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話人人都講得出,儘管小孩子未必人人都生得出,但是,比生孩子機率更低的,應該是把“不孝有三”都說全乎了。

“不孝有三”語出《 孟子·離婁上 》,原作者未給出明示,但據漢儒趙岐《 孟子章句 》釋曰:“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也就是說,第一種不孝,是逼迫父母做不仁不義,違背其本人意願的事;第二種不孝,乃當父母重病纏身或七老八十的時候,拒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第三種不孝,才輪到所謂的“無後”。

“不孝有三”是孟子對孔子《 孝經 》原理的發揚光大,但不論是孔是孟,一律“義”字當頭,都沒有把“無後”排在不孝之首之大,最起碼,先賢們對“義”字的強調,顯然已經使“無後為大”看上去更像是今之“治療不孕不育醫院”的一句廣告口號。如果三種不孝確實排名有分先後的話,足見“無後為大”一定是民間的曲解。這一曲解還造成了更嚴重的誤導,使後之為人子者誤以為只要生下個一男半女,就算是當了“大孝子”了。

按照中式的思維邏輯,在提出“三不要”之類行為準則的同時,還應有“三要”相配套,以使操作性更強。也就是說,與“不孝有三”相配套的,還應有“行孝有三”。雖然“二十四孝”已經提供了數量上遠遠高於“三孝”的生動而完整的操作範例,惜乎舉例事蹟過於陳舊,未能與時俱進,其中像“滌親溺器”、“行佣供母”以及“扇枕溫衾”之類於今尚可效法,但“嘗糞憂心”、“埋兒奉母”或“賣身葬父”等等,不是過於血腥,就是不夠科學,總之已嚴重背離現代文明。能基本符合孔孟原則及當代文明規範,又比較有可行性的現代行孝之法,不妨參考以下三種:

第一,要供養父母。所謂供養父母,說穿了就像供車供樓供保險一樣,第一要給錢,第二還要定期地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不可出現任何的間斷。至於給多少錢,則視個人經濟能力而定,同時與父母經濟能力無關。

第二,要儘量把自己的時間花在父母身上。與大部分已在掙錢的子女相比,我國大部分父母的掙錢能力普遍偏低。也就是說,雖然需要子女金錢的是大部分父母,但幾乎所有的父母都需要子女的時間。中國的現狀大概是這樣的:有錢的沒時間,有時間的沒有錢。因此,我發現很多孝子賢孫們其實都是在用錢來贖買時間,用錢來贖買自己的內疚。毫無疑問,這算是一種奢侈的要求,而在後工業社會的生活/生產方式之下,也算是另一種忠孝不能兩全。既給錢又給時間者,雖不至孝感動天,卻足以孝傲江湖了。

第三,要多向父母討教。一方面,老年人都怕寂寞,比寂寞更可怕的,其實是“無用感”和“無力感”,懼怕自己成為廢物,成為社會和他人的負擔——即“不義”。另一方面,在父母眼裡,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這個不難理解。難以理解的是,父母耗盡了他們一生中最黃金的時段來指導你長大成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每一步,每一個細節,這件事情早已內化為他們的生理習慣,而這種習慣絕不是幾年或幾十年就可以改變的,更可能終生都改變不了了。做人子女者,如果無力促使社會再度需要自己的父母,至少還可以繼續讓自己成為父母的指導物件,使他們繼續覺得自己“有用”。吾友,成家立業,樣樣都好,但每天都要睡到下午一兩點才起床,儘管這樣並不影響她的生意,但她的老爸卻對這種違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時間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