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上同理 學家們,尤其是朱夫子、程夫子他們所解釋的易,實有不同 之處。道家的易差不多都是講應用的。
上一次我們提到《易經》的所謂“三易”,除了現在留 下的《周易》,還有神農的《連山易》,黃帝的《歸藏易》。 《連山易》以艮卦(許)為首,艮卦代表“山”,《連山易》 的意思是“如山之出雲”。《歸藏易》是黃帝時代所用的易, 以坤卦(^為主,坤是純陰,一切陽能“歸藏”到純陰 的境界裡去了。
到了周朝,經過周文王整理,就是我們手邊這個《周 易》,一般稱它是我們五經裡經典的經典,哲學的哲學,也 就是我們文字文化的起源。《周易》以乾卦(三)開始。傳 統《周易》的學術觀念認為《連山易》、《歸藏易》是隻有其 名,沒有實際的東西。我們現在手邊拿的《周易》,上面許 多圖案,包括八八六十四卦,什麼先天圖、後天圖這些等 等,同幾千年流行下來的法則並不一樣。尤其我們卜卦用到 的,或者在陰陽家用到的六十四卦的次序,“乾為天,天風 妮,天山遯……” 一路背下來卦的次序,同《周易》六十四 卦所排列的次序也不一樣。
據我們所知,這些卜卦用到的六十四卦的次序,以及 《河圖洛書》等等,是宋朝以後才出現的。宋朝的邵康節是 當時講卦的第一名人,據說邵康節的這些卦圖是鶴林寺的一 個和尚傳給他的,這個和尚的法名叫壽涯。但是這些傳聞在 學術界是個疑案。據說邵康節能算過去、未來等等,他不但 幫我們中華民族算過,連世界的命運差不多也算過了。他又 著了一部很難看懂的書,叫做《皇極經世》,這是用《易經》 的“數理”推演法則,斷定過去未來歷史千萬年的事情,有 個公式擺在那裡。我們大家都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暗,屬於 事後方知,事後一查《皇極經世》,他講的一點都沒有錯, 但是事先看不出來。那麼,道家的易學究竟哪裡來的呢?據 我的瞭解就是《連山易》、《歸藏易》的遺留,這個法則是 《周易》之外的另一章。所以我們一般所應用的算命、看相、 看風水,稀奇古怪的都是用這一套來的。
那麼有關《連山易》、《歸藏易》的易學後來傳到哪裡了 呢?傳到佛教的大禪師們手裡了。禪宗有五宗的興起,其中 有一個大宗派叫曹洞宗,是以一對師徒而出名。師父是洞山 禪師,徒弟是曹山禪師,兩個人是以他們住的廟子為名。不 過為什麼顛倒唸呢?因為我們的文化喜歡講韻文,洞曹好像 不大美,曹洞就很美,所以倒轉來說,就成了曹洞宗。
曹洞宗的禪宗工夫,我們如果嚴格地講,就同道家有 關,而且是丹道派的道家。丹道這一派的保留,就靠曹洞這 一脈,所以研究曹洞宗的禪宗還必須要懂得《易經》呢!尤 其是它取用“坎離”兩卦,認為與悟道修道做工夫有密切關 系。唐代以後的道家,傳出來神仙丹法裡有“取坎填離”這 個工夫,就與曹洞宗有關。依我的研究,曹洞宗這一脈到了 宋朝,走向衰落,這一派的修持方法與學說,只有壽涯禪師 以後保留了。後來傳到陳摶時,就到道家這方面來了。這個 道家不是道教,不是出家人,是修道的在家人,實際上也就 是混合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修持工夫。
五代的人物
南宋以後的道家就很難講了,他們也會佛家的道法,都 很高明,而且比學佛的人還學佛。當然也比學道的人還學 ’道,更通達儒家,但是這些人都走上神仙之路了。所以我們 看歷史,五代共亂了七八十年,歐陽修奉命主編五代史,他 有個感想,說五代七八十年沒有出一個大人物,沒有一個大 帝王,也沒有一個了不起的將相。五代有名的一個宰相馮 道,是歐陽修最頭痛的,五個朝代五個皇帝,都請他出來當 宰相。歐陽修說他是中國文人中的無恥之徒,是無恥的代 表,他活了八九十歲才死。可是呢,與歐陽修同時的蘇東坡 跟王安石,卻認為五代有很多的人物,都是頂尖的。王安石 說五代人才太多了,但都出家去了,不是當和尚就是去修道 了,那是他們對於時代的一種反抗,因為看不下去了!
()免費電子書下載
所以我們講禪宗真正的興盛是在唐末五代,道家這些神 仙人物也在五代最多。歐陽修認為馮道是最糟糕的!但是王 安石認為馮道是位度眾生的大菩薩;蘇東坡更認為這些人是 活佛!因為五代這七八十年的變亂,都是邊疆民族外夷來當 皇帝。蘇東坡說,如果責備馮道不盡忠,請問他該為誰盡 忠?但是他把中國文化保留了幾十年,那可是很困難的一件 事。馮道在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