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總比做鬼要強。

袁紹和袁術,只想著將士浴血奮戰,忽視了他們還要吃飯。曹操也希望將士拼死殺敵,但是能顧及他們的吃飯問題。為了解決將士們的吃飯問題,他又讓更多人耕田,同時解決了更多人的吃飯問題。

中國人從來就是勤勞的,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從來不是問題——前提是統治者不折騰不糟蹋老百姓。

三 養皇帝比養豬划算

迎天子還是不迎天子?要麼自己做皇帝?

獻帝流落關外,天下群雄共同面臨這麼一個考題。誰的得分會最高呢?

袁術早就想自己做皇帝,巴不得獻帝早一點死。天下大亂,誰也吃不了誰,誰出頭稱帝誰就成為天下公敵,就會被群起而攻之,因此在如何對待獻帝的考題上,袁術得零分。

袁紹活得很累,遊離於各種相對立的角色之間。有時他認為自己足夠強大,是個可以取代天子的絕世霸主;有時他又貪戀名聲,想做勤王的忠臣;有時他又貪戀權力,想自成一統搞獨立。皇帝落難在大陽時,他也曾派謀士郭圖去考察,但是最終沒有奉迎天子。現在天子回到了洛陽,他又派人到洛陽維修太廟,打掃街道,表明對皇帝的忠心,但是最終沒有做出奉迎天子的實際行動。他就是一個拿不準答案的考生,交卷時間到了,還在塗改試卷,也是零分得主。

曹操呢,一貫的務實,做不做皇帝無所謂,實力強大才是硬道理。要是做皇帝卻像獻帝這樣狼狽,乾脆找塊豆腐撞死算了。可是,獻帝還挺有耐心地活著,可見他的皇帝招牌還是蠻有利用價值的。皇帝是唯一名正言順掌控天下的人,偏偏獻帝沒有掌控天下的力量。掌控了皇帝,不就能名正言順掌控天下嗎?曹操有的是糧食,把皇帝接到身邊,權當是餵豬得了。養豬為吃肉,養皇帝為吃天下。曹操作出了奉迎天子的決定。其實,曹操並不承認自己有這樣的企圖,他認為自己是出於對獻帝的忠誠,才作出了奉迎的決定。

早在建安元年正月,曹操就派遣曹洪西迎獻帝。曹洪遭到了董承和袁術部將萇奴的阻擊,無功而返。這讓曹操感到十分委屈和憤怒,七月份獻帝回到洛陽後,曹操還在鬧情緒。憤怒出詩人,他寫了一首詩歌吐槽,定名為“善哉行”,其中有這麼幾句:

雖欲竭忠誠,欣公歸其楚。(1)

快人由為嘆,抱情不得敘。

這四句詩翻譯成現代漢語是這樣:

雖然我想為君主竭盡忠誠,但是不被接受,

令人欣喜的是還有人效忠。

我深深地嘆息,

國為忠君之心無法對人訴說。

詩言志,歌詠情,曹操奉迎天子為的是爭霸還是勤王?這個問題恐怕曹操也不好回答。

獻帝回到洛陽,很快遇到了饑荒。曹操一拍桌子,作出了決定:“我要親赴洛陽勤王。”

可是,勤王也要經過別人允許才可以。從董卓開始,皇帝早就成了實力派的私人財產,不容他人染指。現在把控朝政的是董承、韓暹、楊奉、張楊。其中張楊的實力最為強大,他駐紮在梁縣,與許縣臨近。擺平張楊,基本上就能進入洛陽了。曹操給張楊送去當時急需的糧食,張楊很高興,對諸將說:“曹操距離我們很近,有兵有糧,可以依靠他。”作為回報,他表奏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仗著手裡有稗谷,就能拜將封侯,曹操很不好意思,上奏《上書讓增封》和《上書讓費亭侯》。

不行啊,你不接受封賞,我怎能安心吃你的糧食?獻帝又下第二次策命,曹操馬上上奏《又上書讓封》。獻帝嚼著草根,嚮往著曹操的稗谷,第三次下了策命。曹操把獻帝的三道策命一一擺出來,兩手一攤,嘆口氣說:“沒辦法啊,聖上非要封賞我,我再拒絕的話,就是抗命了!”於是,他上書接受策命。

三讓冊封,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對他的格外恩寵。突出個人的功勳,意在服眾。以後,曹操每有晉遷,總是不忘三讓的程式。

洛陽城內,潛流暗湧。董承和韓暹的矛盾越來越明顯。

“老子護駕有功,誰敢不聽我的,小心狗命!”韓暹本是一個種地的,一夜之間成了皇帝身邊的權臣,氣焰十分囂張。

“天子還得喊我岳父,誰要敢惹我,那是活膩了!”董承以為他才是天下第一。

誰怕誰呢?護駕時並肩戰鬥的戰友,此刻成了水火不容的對手。

先前阻攔曹洪迎駕的董承,給曹操下了一道密詔:火速進京,快來救駕!

當時皇帝是安全的,但是董承感覺到了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