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在曹操手下,凡是會種田的大將都得到了重用。夏侯惇在戰鬥中傷了左眼,成了傷殘軍人,可是他在截斷太壽水修建蓄水工程的時候,親自背土,身先士卒,帶領將士植稻,獲得了曹操認可,成為曹操最信任的大將。

曾經與夏侯惇搭檔的韓浩,就因為說了一句“當急田”,就是說種田比打仗重要,就獲得曹操讚許,被提拔為護軍。

我們是軍人還是農民?很多一門心思靠打打殺殺立功的人不滿了,種地就不那麼積極,鋤地時少不了故意除掉幾株禾苗。可是,很快這些人就不敢再這麼做了,因為曹操頒佈了《置屯田令》,“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誰不支援屯田,誰就是破壞穩定。

種田有命令,種什麼也有命令。曹操下令大力推廣稗谷種植。這個稗谷推廣令一頒佈,大家就都連連苦笑:這明明是種草,哪裡是種糧啊!稗谷,其實就是一種雜草,不怕澇不怕旱,輕易死不了,不容易產生病蟲害,而且產量特別高,可是稗谷有個天生的缺點,那就是口感差,而且是很差,所以農民不把它當做莊稼。可是,曹操卻下令非種稗谷不可,他的道理很簡單:再難吃,也比沒有吃的強,你不願意吃,正好省下來喂戰馬。還有一點,稗谷撒把種子就能長,不耽誤軍事訓練,抽空打個仗。實用至上,是曹操的生存哲學。

在中國,再也沒有比種地更讓人瞧不起的職業了。可是,在曹操的地盤上,誰也不敢小瞧種地的,說不定眼前那個撅著屁股在田裡拔草的傢伙,就是郡守級別的官兒。曹操設定田官,田官獨立於郡縣,自成系統,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級別相當於郡守、國相,典農都尉相當於縣令、長。曹操選任的田官都是實幹派,親自下地勞作一把是很有可能的。

當然,在掌握中央政權前,曹操是沒有權力設定田官的,但是他很早就派專人專管屯田,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棗祗是個很有才能的人,從曹操陳留起兵時就跟從曹操,袁紹不死心,想得到他,就多次派人去拉攏他,被他果斷拒絕。就是這麼一個人才,被曹操任命為屯田都尉。曹操的堂妹夫任峻,則被任命為典農中郎將。那個年代,能打仗的人好找,懂農業的人卻少,像棗祗和任峻這樣的人,不用攻城拔寨,就靠能種地,就得到曹操重用。

屯田制有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與政府、與屯田客的分成。在討論分成問題時,“計牛輸谷”是大多數人的意見。計牛輸谷就是按照政府提供耕牛多少,繳納定額租。幾乎所有人都在闡述計牛輸谷的合理性,只有棗祗在以微弱的聲音質疑。少數服從多數,曹操最後一拍大腿,得了,就計牛輸谷,就這麼定了,散會!

散會後,棗祗扛來一袋糧食,撂在曹操腳下,說:“收成好,官府多得這袋糧,也很合理;收成不好,官府應該少收這袋糧,這樣屯田客不至於餓死。”他說的這袋米可不是小問題,想想啊,一畝地多收一袋糧,合起來是個什麼概念啊。棗祗提出了“分田之術”,就是把田地分給農民,根據每年的實際收成,按照一定比例交納租谷。

棗祗的意見很有道理,可是計牛輸谷已經形成決議,又怎能改變?曹操說:“這個做法,只是屯田客少交一袋糧,沒什麼了不起的。”曹操只看到收成好對屯田客的好處,卻沒想到收成不好,屯田客可能要把肉割下來交租。

棗祗站在那袋糧後邊,擋住曹操,不讓他離開,盯著他說:“您聞過則改,此事關係重大,如不更改,後悔莫及。”這個……這個……再說嘛!曹操沒辦法,就拿出領導敷衍下級的傳統招數,把皮球踢給荀彧,讓棗祗去找他。

荀彧宏觀治國可以,但是具體抓經濟就沒主張了,他請在座的助理官侯聲發表意見,侯聲說:“計牛輸谷,對官府有利;如果按照棗祗的建議,對農民有利。”他這話適合於收成好的時候,但是誰能保證年年五穀豐登啊,因此他這話等於沒說。洞曉天下事的荀彧,也不知道腳下這一袋糧食到底是歸官府還是屯田客好一些。

棗祗沒辦法,一咬牙,又扛起那袋糧食去找曹操。大家都認為棗祗完了,和主公這麼固執地叫板,難道不是完了嗎?

可是,曹操卻對著棗祗放在腳下的那袋糧食沉思:這個滿頭大汗的人如此堅持,肯定是認為自己有道理。他靜下心來,與棗祗詳細切磋,最後曹操拍板,採用折中主義,推出了計牛輸谷和分田之術相結合的辦法:用官牛耕種的,收成60%交給官府,自己得40%;用自己的牛耕種的,和官府五五分成。這個分成剝削是很重的,但是相對於大路上那些無人掩埋的白骨來說,屯田客還是很感激曹操的。做牛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