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決議,稱病離開南京,並於5月15日因部將宋哲元等廿多人聯名通電反蔣,馮即出任「護黨救國軍」西北總司令。蔣隨即頒下通緝令。因蔣預早收買馮的所部韓復渠、石友三倒戈,開戰三日,馮軍即潰,馮遂告下野。 6月馮應邀至太原與閻錫山謀商連手再反蔣,中計,遭閻錫山軟禁,自此竟被閻作籌碼向蔣討價還價。8月蔣介石召開軍隊編遣實施會議,欲強令執行削弱各地實力派兵力。閻錫山又推出採取聯馮抗蔣策略。10月馮命屬下西北軍分兵三路進軍河南,與蔣軍展開了激戰。但閻錫山又變卦,按兵不動。原來此時蔣拉攏閻,宣佈任命閻錫山為全國陸海空副總司令,及每月撥款六百八十萬元給閻作為協餉,極力分化馮、閻間的合作。11月閻公開表示要接任新職並將馮再軟禁。西北軍遂士無鬥志,退回陝西。至此,這場由5月至10月斷斷續續的馮蔣戰爭,以蔣勝利結束。
1930年1月,馮玉祥因仍被軟禁太原,決用反計令西北軍將領與蔣介石進行聯絡並將事態外揚。閻擔心西北軍與蔣聯合對己不利,主動釋馮修好。馮脫身返潼關。
又蔣於1930年元旦發文告稱:「叛亂*之徒,次第削平,自今年起,舉訓政之綱,上建設之軌。」亦即暗示務必要對各地所轄軍團實行削員改編。今回最大的裁減物件只剩晉系閻錫山。這才是中原大戰導火線。2月10日閻錫山通電蔣介石,竟說「武人不適宜於*黨治」,並要求蔣禮讓為國,並稱自願與蔣同時辭職。蔣覆電稱:「革命救國,本為義務,非為權利;權利自當犧牲,義務不容諉御。」拒絕與閻一齊下野。二人隨即展開通電罵戰。至3月15日,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所屬將領五十七人聯名通電反蔣,歷數蔣罪,促其下野,同時推舉閻錫山為「*陸海空軍」總司令、馮、李、張(學良)三人為副總司令。然後4月1日,閻在太原、馮在潼關、李在桂州,分別宣誓就職。但張學良卻保持沉默。蔣介石即以南京政府的名義下令免去閻錫山的本兼各職,著令各省各軍嚴拿;同時以總司令名義通電全國*閻、馮等人;又國民黨中央常委會決定永遠開除閻錫山黨藉。5月11日蔣介石下達總攻擊令。於是,曾是第二期北伐的四大集團軍,遂分為敵對的兩方,各為其主,展開鏖戰。反蔣聯盟中的閻、馮、李一方,分別由桂系白祟禧(統率桂軍及張發奎粵軍約三萬人)、馮系鹿鍾麟(統率西北軍約三十萬人)、晉系徐友昌(統率閻錫山所部約二十萬人)、另外還有馮系石友三(一度曾被蔣收買反馮,此時改依閻錫山反蔣,統率西北軍十萬人)各自擔任指揮,命為新的四方面軍。這四支大軍分頭進軍:一股擬會師武漢,另股圖會師徐州,成功後則再從四面八方合圍,攻向南京。蔣以中央政府名義調兵五十萬人應戰。主要就是,南面戰於長沙,北面戰於濟南,中路戰於河南。尤以黃埔嫡系中央軍迎戰馮系西北軍的主力於許昌及徐州一帶。戰線北起山東,西延湖北襄樊,南至湖南長沙。這是軍事方面。而在政治方面,閻、馮、李三集團又與廣州改良派汪精衛、孫科及上海山西派謝持、鄒魯等人在北平(即北京,北伐後改名)召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擴大會議,並於9月成立「國民政府」,推舉閻錫山為主席,以汪精衛、馮玉祥、李宗仁等人為委員,共同反蔣,與南京相對抗。本來在軍事上馮系與桂系曾先略佔優勢,但因閻錫山對他們軍餉接濟不足,戰爭由僵持而轉入劣勢。這時,最關鍵是,張學良突通電擁蔣。原因就是,蔣委任張學良作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並讓他遣東北軍前去接收青島。9月張通電錶示支援蔣,派兵入關,佔領華北。因而導致在北平的新建「國民政府」急忙遷往太原。繼而,閻軍兵敗濟南,引發反蔣戰線崩潰。其間,馮系曾經一再集軍,與蔣拼戰,敗於鄭州。石友三再投蔣,止戰觀望。於是桂系放棄長沙退回廣西。11月閻、馮二人下野,所部各軍全被編收。在政治上改良派汪精衛與西山派謝持等亦作鳥獸散,太原的「國民會議」遂罷會。中原大戰歷時七月,雙方死傷三十餘萬,閻、馮、李敗。
自此,蔣乘勝揮軍去江西,加緊對*的圍攻。
第2章,第9節:三次圍攻,陰溝覆船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2章,第9節:三次圍攻,陰溝覆船
第2章,第9節:
三次圍攻,陰溝覆船
從1930年12月起,蔣介石在中原大戰後,開始集國民軍對紮根江西蘇區的朱、毛紅軍展開圍攻,這本是他多年來剷除異己的壓軸之戰。豈料,在二十年代末連續因此發兵三次的討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