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是秦致遠應有的責任。
於是秦致遠又派加斯帕德前往澳大利亞,確定一個可以穩定提供小麥的途徑。
1918年時期的澳大利亞,全國總人口不到500萬人,但向歐洲卻派出了近30萬軍隊,而且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戰損多少補充多少,這實屬不易。
在大戰期間,澳大利亞國內的經濟水平不降反增,特別是小麥,增產幅度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時,澳大利亞的小麥年產僅有2500萬蒲式耳,但僅僅是過了一年,到1915年產量竟然高達1。7億蒲式耳,一年之內增產7倍,並且這個產量還在逐年增加。
而同時,澳大利亞國內的小麥耗用量僅為4000萬蒲式耳,這樣一來,僅僅是在1915年,就有高達1。3億蒲式耳的小麥需要外銷。
1。3億蒲式耳,大概摺合35億公斤,如果一個成年人每個月消耗15公斤糧食,就算是蘭芳大公國370萬人都吃小麥,也夠吃近五年……
小麥出口,和羊毛出口並列,是此時澳大利亞的兩大支柱產業,澳大利亞人為了銷售小麥,在全國範圍阻止了小麥管理局,同時在倫敦成立小麥出售委員會,用來向英國推銷小麥。
在整個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向英國出口小麥達到4。47億蒲式耳。
加斯帕德的出現,真正解了澳大利亞人的燃眉之急。誰都不願意遠赴重洋低三下四的求人,更何況蘭芳大公國承諾會自己運輸,不需要澳大利亞人負責,這對於澳大利亞人來說更是貼心之舉。
澳大利亞雖然以出口為導向,但國內沒有運輸船隊,澳大利亞向英國運輸物資,要全靠英國船運業協會協調,這是個極為複雜的過程,哪有直接出售給蘭芳大公國方便快捷?
於是蘭芳大公國的小麥供應也是極為充足,再加上幾乎是遍地的果樹以及隨處可見的漁船,新移民們的餐桌很快就豐盛起來,這讓新移民幾乎是剛剛踏上蘭芳大公國的土地,瞬間就愛上了這裡。
對於勤勞樸實的人來說,沒有外來壓迫的土地就是王道樂土。
有了充足的物資,也不能無條件的發放給新移民,那會導致新移民滋生惰性,養成伸手討要的習慣,於是一批以工代賑專案馬上上馬。
這些專案涵蓋了鋼鐵、石油、肥料、水泥、基礎建設等等方方面面,只需要一個成年人出售力氣,就能養活一家老小。
這又是一個令新移民感恩戴德的專案。
華人對於徭役從不陌生,幾乎是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會強迫百姓服這種沒有任何報酬的徭役。
在蘭芳大公國剛剛公佈以工代賑專案的時候,幾乎所有的新移民都認為這是蘭芳大公國的徭役,雖然家小還沒有安置下來,雖然剛剛脫離民國那個戰亂紛飛的環境驚魂未定,但踏實勤懇的新移民還是放下行李,揮淚告別依依不捨的妻兒老小走出家門。
好了,沒有那麼煽情,根本不需要走太遠,往往只是為自己居住的村子平整一條公路,整修一下村莊附近的河堤,維修一下防野獸的籬笆牆而已。
但當辛苦了一天之後,這些勞力每人都領到半袋糧食。
糧食?
白給?
所有領到糧食的人,以及他們的家小看著手中的口袋都感覺難以置信,這些淳樸的人從來沒有自己的勤勞也是一種商品的意識。
哪怕是有這種認識,他們也從沒想到隨便乾點什麼,就會有這麼多豐厚的報酬。
要知道不管是修路或者是修河堤,這歸根到底還是方便了移民自己,在民國時,這些根本就不是徭役,而是舉手之勞。
但沒想到,在蘭芳大公國,這樣的工作就能被稱為是“徭役”,而且還給糧食。
給糧食的“徭役”還是“徭役”嗎?
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355 新移民
半個月之後,泗水附近的居民工作一天之後如果選擇要小麥的話,那麼就會直接領到麵粉。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一個麵粉廠終於落成,併成功投產。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本來是一個惠民之舉,但到了居民那裡卻成了“亂政”。
對於居住在民國北方的華人來說,小麥不僅僅是供應人吃的麵粉,同時也是飼養家禽家畜的飼料。如果到了災荒時節,甚至麩皮篩糠都是人的食物,根本不存在浪費一說。
呃……這個描述不準確。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