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金箍棒,它可以沒有阻力地隨意借用傳世名著的兩三符號搗鼓出一部功夫、美女、特效、風景、小幽默的賣座商業電影。《大話西遊》好歹90%以上的人物源自《西遊記》,《功夫之王》就只有齊天大聖、玉皇大帝靠點譜,成龍不是八戒亦菲也非觀音。責怪老外“不忠於原著”可能很扯淡,我們自己拍老外的原著,老外看了也會掩鼻而笑,更何況“大聖”故事本來就是神話,編了也就編了。在全球化語境下要求“原汁原味”一定不可能做到多方討好,《功夫之王》對中外票房的均衡追求,導致瞭如下結構模式:國際級功夫巨星+國內受歡迎女演員+西方式獵奇故事+東方有代表性符號,間或還夾雜有東方哲學、學功夫搞笑片段等等邊角餘料。
當年的《臥虎藏龍》在歐美大火,國內票房平平。《功夫之王》在藝術上的追求肯定沒《臥虎藏龍》高遠,但它在票房上的追求可能算計得更精細。100分鐘裡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波士頓小夥用不閒不淡的漢語提到偶像李小龍,“李連杰”和“成龍”卻一頭霧水面面相覷。實際上,李小龍名字裡的“李”和“龍”都跟二人有糾結,作為二人共同徒弟的金髮碧眼男青年,是不是也可以別稱為全球化語境下的新“李”“小”“龍”呢?且東西雜交,時空倒轉,背景魔幻?
拯救口碑,還是拯救“封建”?
《黃金甲》仍然只是一部比較好的商業電影而已,對張藝謀的大師地位毫無加分作用。
拯救口碑,還是拯救“封建”?
帶著出品人張先生“拯救大片口碑”的豪言,我進電影院看了《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畫面鋪滿菊花的大片,覺得這次130分鐘還值,至少,比《英雄》和《十面埋伏》要值。由於故事脫胎於《雷雨》,相對於大片普遍的“富貴病”——故事講不好,線索理不清,人物很蒼白,《黃金甲》的故事結構基本完整,所有觀眾基本能看懂。這方面的口碑得到復甦。
話說回來,憑《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己之力要想“拯救”國產大片口碑,依然力有不逮。倒不是“硬傷”讓《黃金甲》無法發揮顛覆性作用,《黃金甲》的故事基礎紮實,細節考究,因此“硬傷”是近幾年張藝謀電影中最少的一部。問題最主要還是出現在“軟傷”方面。所謂“軟傷”,就是《黃金甲》的故事應該表述的是更人性化主旨,以及憑導演張藝謀今時今日的地位跟影響力,他的作品應該擔負的責任。凡此種種,在《黃金甲》裡基本缺失。我的評價是:《黃金甲》仍然只是一部比較好的商業電影而已,對張藝謀的大師地位毫無加分作用。
《黃金甲》顯然是一部純粹的商業片,目的無非是“票房黃金”,張藝謀大概也並沒有太多個人野心,至多隻是期盼輿論對這部電影的評價能“轉正”。但正因為他叫張藝謀,觀眾對他的要求才會更多,更具體。這是客觀事實,並不會因為張藝謀拍的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就有所改變。作為中國電影人的代際代表人物,張藝謀應該揹負與他符號相符的責任,但在《黃金甲》裡,我看到了一個在藝術上逐漸怯懦;在創新上逐步僵化;在風格上慢慢失去自我的張藝謀。他已經隱身成為《黃金甲》這部巨大機器的一個重要零部件,很難覓到“張”這面大旗。
仔細分析《黃金甲》,美輪美奐的唐末五代十國宮廷人物造型是奚仲文做的;武術設計以及指導是程小東做的;音樂是梅里美做的。這麼好的搭配,換成另外人來導,大概也不會糟到哪去。更關鍵的是,《黃金甲》背靠《雷雨》這棵大樹,基本沿襲名著,已經把很多特別考驗導演功力的地方給“擺平”了,整個敘事不需要,也的確沒什麼出新的地方,那導演能做什麼呢?我猜想,張藝謀最在乎的無非就是給《黃金甲》定色,比如裡面大片的菊花,王子元傑的盔甲,大王的龍袍,王后的玉簪等等,金色跟黃色顯然是《黃金甲》的主色調,從頭至尾,侵略眼球。但其實一個畫家也可以很稱職地完成此事。另外就是選景,張導選的肅州刺史府邸位於重慶武隆,群山環抱,幽影幢幢,這也是為追求影像效果而選。但這差事並不新鮮,算不上考驗。《黃金甲》裡面大場面交鋒,運用的電腦特技基本無痕,有氣勢,但“人味”少了點,我認為還沒有《墨攻》的“攻守場面”震撼。總結起來,老謀子在《黃金甲》中很少創新,拍得很省事,他更願意克隆成功經驗,比如名著、名演員、名歌手、大純色等等,加在一起自然能掙錢又不會被人大吐口水。
當然,張藝謀對鞏俐演技的拿捏還是獨步中外的,較之一個月前的《邁阿密風雲》,鞏俐在《黃金甲》裡完全脫胎換骨,發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