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承認威尼斯在亞得里亞海的權益範圍,而後者本即是對既成事實的追認。
也正是在這項合約的推動下,威尼斯的艦隊在抵禦圭斯卡特第一次入侵和保衛都拉佐城的戰鬥裡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後來圭斯卡特得了病死去,退回義大利的諸諾曼貴族開始在內部爭鬥起來,皇帝阿萊克修斯暫時得以喘息,可是他在帝國西部疆域的暫時勝利是以幾乎完全喪失北部和東部的代價的北部草原的諸蠻族(佩徹涅格、庫曼和羅斯等)勾結保加利亞和色雷斯地區的保羅派異端,開始入侵君士坦丁堡;而東方的羅姆蘇丹國已推進到了馬裡馬拉海邊緣,除去少數幾座城市外,整個安納托利亞已然淪喪於彼。
故而圭斯卡特死後七年,當皇帝起兵抵禦佩徹涅格人的大舉侵犯時,威尼斯城邦則派來使者,要求皇帝“補償他們在兩次對諾曼戰爭(1081年和1084年)裡蒙受的巨大損失”。
損失是這樣造成的,圭斯卡特第二次入侵於伊庇魯斯海岸爆發的第三次海戰(之前已連續作戰兩次)裡,因皇帝的艦隊可恥地臨陣脫逃,導致勇敢奮戰的威尼斯人最後被諾曼人擊沉七艘大船,被俘兩艘,兩千五百人喪失性命。訊息傳回去後,當年的總督被憤怒的民眾廢黜,繼任的總督則對東羅馬失望透頂,很快就脫離了戰爭,而安娜。科穆寧(史實位面的公主)在其著作《親爹傳》裡還繪聲繪色描繪了帝國和威尼斯“聯合艦隊”對諾曼人第四次海戰的勝利,其實這第四次勝利可能只存在於泛黃的紙面上(因為可能就不存在)因為不久後諾曼人的艦隊就開始圍攻東羅馬的門戶島嶼凱羅法尼亞,而威尼斯再也沒有心氣和力量來給皇帝擋箭了。
這也是七年後,威尼斯人理直氣壯要求皇帝“補償我邦”的緣故所在。
可這時候阿萊克修斯說“扎心了老鐵我沒錢”。
這時候帝國可能確實沒錢:東部小亞的疆土喪失了九成,北方又遭到蠻族入侵,西部幾個省份吧在先前諾曼人入侵裡也是損失巨大沒緩過勁來。
所以沒錢的皇帝也只能出賣貿易特權,來維繫與威尼斯的和平,這也是他和威尼斯的第二項合約。
但這個貿易特權賣得有點狠,這也是阿萊克修斯後世被人詬病的重要原因所在。合約大致是這樣的,威尼斯人在皇都內擁有居住權和三個浮動碼頭,不久他們即在佩拉地區建起個龐大的商埠區,並且從維戈拉門(希臘的一個地區)直到奇裡乞亞門(即猶大門)的帝國疆域,所有經營活動免除一切船塢費、港口費、貨物稅和通行稅。
稍微合計合計,阿萊克修斯等於一下子把三十多個港口給打包賣出給威尼斯,以至於有人批評他此舉為“癲狂”之行為。
不管當時阿萊克修斯是如何想的,或者當時局勢如何迫不得已,但要說他這個行為對帝國無害那絕非客觀。我們可以簡單地做個推演,威尼斯人享有這些權益等於什麼?等於他們可以以君士坦丁堡為據點,所有的商船也能自由往來於亞得里亞海、愛琴海,他們將來自全世界的商品在帝國各地販售,並且還是免稅的。打個比方,如果說塞爾柱的入侵打垮了帝國的軍事力量,那麼威尼斯人就等於是徹底毀滅了帝國的海洋商業活動,先前帝國的商貿船隻是非常活躍強大的,可以說足跡遍佈黎凡特、攸克興海、多瑙河、愛琴海和亞得里亞海(認為東羅馬不重視商貿的觀點不知從何而來),但現在拿什麼和威尼斯競爭?故而帝國的海洋商業從此一蹶不振,商船事業也等於蕩然無存,而一旦沒有了商船事業,建立強大的武裝艦隊的念頭也等於是鏡花水月相較於土地稅和人頭稅來說,貿易稅收可算是最經濟的國家收入土地你不但投資巨大,還不一定能有可觀的回報;而人頭稅一旦繁重,農民大量逃亡拋荒,許多勞作和服役的人口託庇於貴族帳下幾乎是必然出現的現象。但海洋貿易呢?根本不需要什麼成本好吧,只要有個不被泥沙淤塞的能停靠大船的港口地帶,處在合宜的貿易路線上,哪怕你自己不搞商船隊伍(維持船隻的花費也很巨大),只要頒佈個貿易特許狀,海洋和季風自然會將世界各地的商人送到你這裡,他們會在你這裡建起大片大片的商埠,帶來許多商船,然後你只需要閉著眼睛徵收他們的通行稅和港口捐費即可,還幾乎全是火熱熱的現款。有史料記錄過,中世紀西西里的巴勒莫一座港口的收入就等於英王全年的收入,而後者的收入據十五世紀的統計資料,大約相當於19世紀末的25萬美金,把這樣豐厚的收入舍棄掉,怎麼也不算是明智的行為,算是“其情可憫、其過昭昭”。
問題現在應該清楚了,不是阿萊克修斯給威尼斯人貿易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