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1部分

,僱主為國家的大專案之外,唐煥主要把精力放在了中關村這個未來幾年必將勢力大發展的潛力地盤。

事實上,中關村的科技人員面向市場、自主創業的序幕,早於1980年便被拉開了。當年10月23日,此前曾經兩次到美國矽谷參觀考察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春先與6名科技人員一起,在燕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援下,成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

這是中關村地區第一個由科技人員自主創辦的、面向市場需求提供有償技術服務的民營科技機構。

這些民營科技企業實行了以自籌資金、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即“四自原則”為代表的一系列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的試驗探索,使企業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

不過,科技人員“從商”的行為也備受爭議,這也算是不可迴避的時代特色了。

在大大小小的年底聯誼聚會上,唐煥除了再次和陳春先這些中國矽谷先行者們,探討it這個高科技行業如何才能適應國情地接地氣發展之外,還特別留意收集了一下原本時空裡,很快就會浮出水面的“兩通兩海”——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這四家極具代表性的中關村龍頭企業的相關人等情況,只不過他們對外界而言還有些默默無聞。

毫不誇張地說,唐煥在這些場合受到了熱情的追捧,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他設立的“技術開發基金”——這塊用以支援社會上的專案開發的唐僧肉,實在太具吸引力了。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對這個基金提出使用申請,這實際上就相當於美國矽谷那邊大行其道的風險投資,只不過沒用如此不接地氣的洋氣名字罷了。

當下階段。有個三五萬元的資金啟動,民營科技公司就可以開張了,而以唐大老闆這個天使投資人的雄厚財力,幾乎可以做到有求必應,只不過他沒有那麼冤大頭而已。

畢竟,唐煥還是需要顧及一下自己的商人身份,就算要做散財童子。扔出去的錢也要聽到響聲,對於求上門來的人,不可避免地要挑挑揀揀一番。比如那些還想搞漢卡的重複專案,直接就無視掉了。

即便不少人失望而歸,但唐煥收到的申請依然絡繹不絕,這也和目前的大環境有關。

文_革結束後。國家領導人希望中科院儘快地搞一些能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成果出來。

但是。科學家們的想法與此相反,他們認為由於被文_革耽誤了10年,中國的基礎科學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拉大了很多,因此應該先去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

甚至在領導人找了一些科學家座談,提出科研要為經濟建設服務後,科學家們的反應依然比較冷淡。

這些學者們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可中科院的管理機關就比較著急了,因為如果出不了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成果。國家給中科院的經費很可能會被削減,到時候就要陷入惡性迴圈了。

所以。中科院的管理層,很願意看到治下的科技人員走向市場,並且也在不斷地推動此事。

迎來送往當中,總算在唐煥面前出現了一個大有名頭的人物,原本時空裡的京海公司創始人王洪德。

“如果能從唐先生這裡得到支援,不用等到過年,我就願意放棄公職,出來創業。”寒暄過後的王洪德,語氣裡帶著一種鏗鏘有力。

聽了這話,唐煥不禁有些好奇,“實話實說,王工如此果決的表態,實在不多見啊。”

“沒辦法,這也是現實逼得我如此選擇。”王洪德苦笑一聲後,坦誠地回答。

王洪德是計算所裡負責機房建設的工程師,職務為計算所第四研究室供電空調系統組長。不過現在他已經被停職了,正在接受調查,原因是知青社事件。

大型計算機的嬌氣,是眾所周知的,要溫度、要溼度、要抗干擾、要淨化,還有接地系統等等。

買入了這些裝置的單位,都要為它建一個“雞窩”,可國內機房裝備技術研究領域仍有大片空白,於是紛紛來計算所諮詢有關機房建設的問題。以協助搞好計算機抗干擾系統、供電系統、空調系統的設計研製和開發,而王洪德正是這個方面的專家。

計算所有一個為解決知青就業問題而成立的知青社,王洪德作為該社的顧問,為他們介紹了很多機房工程的活兒。

現階段,知青就業的形勢很嚴峻,國家甚至為此出臺一個政策,如果一個單位的用工比例有百分之六十為知青,那就免除營業稅。

很多單位為了享受這個待遇,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