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當年如何煊赫,如今,這裡有了新主人,葉開自然要根據自己的意願,儘快把總督署變為自家屬地。
第一點就是安保問題,陸雙鳴被任命為總督署典武官,駐守在總督署外緣,那裡專門有供士兵休息的營房。在葉開的授意下,禁衛軍今挑細選出三百人組成保衛處,分成三批,在總督署各個要點駐守,不分晝夜,輪班值崗,而剩下的二千多人則駐紮在城外的紫金山,直線距離大概在十里,左右不到兩個小時的路程。
其次是電報收發點的設立,除了原來就有的官報房,葉開還在府衙深處靠近內院的地方建立了傳訊室,供自己和京城各地聯絡,這裡不同上海,沒有提前設立情報分局,周圍有沒有什麼可靠的人才,為此,葉開特地讓李廣本陪同自己赴任,在傳訊室臨時建立一個情報據點,並由保衛處重點監護,李廣本的公開身份是傳訊室主任,上海那邊由副局長韓厲接任,繼續替葉開監視革命黨的動向。
最後就是“住”的問題了,兩江總督署既是辦公官署也有居住區,這一點確實讓葉開省心了不少,但安保工作同樣不容小覷,地方越大,要兼顧的點就越多,防衛起來就稍稍困難一些,好在葉開帶的家眷不多,住的地方也相對固定。
料定好這些,接下來,葉開就專心等那些官員們上門了。
當天夜裡十二點,葉開突然收到了一封絕密電報,通篇原碼,沒有轉譯,上面標註由良帥親解。
“警衛局?介石?”
葉開只看了一個開頭,便吃了一驚,這封電報竟然是警衛局局長蔣志清親自發來的。
冥冥之中,葉開感覺到,這封突然而至的電報,或許有什麼大事發生。
手拿密碼本,葉開逐字逐句的轉錄,上面的內容漸漸清晰了起來。
“情報廳南洋股彙報,袁世凱昨日行至新嘉坡,船舶靠岸補給約三五日逗留,“夜梟”已到英屬大馬,刺袁計劃,是否執行,請校長訓示。”
葉開的手有點顫抖。
(感謝“王耀的青年近衛兔”的打賞,哇,今天才看到,謝謝老闆!感謝所有支援和打賞清末的朋友,最後一個月,讓我們共同度過。)(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
(昨天的第二更)
“袁項城。。。”
看著電報,葉開竟然鮮有地低嘆了一聲。
葉開不會忘記,他的青雲直上,正是從倒袁開始。
1908的歲末,攝政王載灃上臺,幾乎在同一時間,滿朝文武掀起了一場倒袁的波浪,而葉開也乘勢而起,藉著罷免袁世凱的機會,取得了載灃的信任,之後,一樁樁,一件件,幾乎樣樣都是與袁世凱有關,北洋集團的轟然覆滅也正是拜葉開所賜。
然而,兩年之後的1910年歲末,這位叱吒風雲十幾年的政壇巨擘,一個龐大集團的奠基者,居然以這種方式重新站在了葉開的對立面,這是他之前沒想到的。
儘管兩人只有區區一面之緣,但歷史帶來的那種慣性和可能,還是讓葉開有些擔憂,而這種擔憂連帶著由它產生的威脅,必須抹去。
金字塔頂,只能容下一個人。
葉開凝了凝神,在批覆上毅然決然的寫道:“勿使袁慰亭足出南洋,暗刺得手後,俱將此事推與革命黨。”
寫完之後,葉開仔細思考片刻,在末尾補充了“切記,切記”四個字後,才讓張嘯光發給警衛局。
這場刺殺,關乎國運,不容有失。
葉開深呼吸了一口氣,倒在床上思緒了好久,才緩緩睡去。
。。。。
三天後,督署大堂,江寧城大小官員,皆數到場。
到來的官員囊括江蘇省軍事,民政,司法,立法四大領域,省級高官有十四五人之多,為首的自然是江蘇巡撫程德全,正二品,略低葉開一級。
談起此人,葉開可不生疏,英法聯軍抵滬的時候,他和程德全有共同抗外的經歷,此人性格粗獷,直言直語,在上海時,兩人攀談甚多,基本也合得來。
值得一提的是,程德全已經暗中加入了同盟會,與孫中山早有書信往來,辛亥爆發後,他又是第一個倒戈的清廷督撫,南京城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光復,此人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和葉開談話的時候,他多次表露了對清廷昏弱的不滿,直言不諱稱唯革命滅滿才可救中國,對此,葉開只是點頭理解,未表態度。
剩下的這些人,葉開認識的不多,但也就是這些人,在幾年前,就分成了涇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