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萬科的法人治理結構。
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後,萬科的股東人數依然超過21萬。在此情況下,萬科在相關的各項操作中,始終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按規範運作。萬科與大股東在業務、人員、資產、機構、財務等方面一直是完全分開的,保證了公司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
三是分紅、融資善待股東,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萬科穩定的分紅派息政策,向老股東傾斜的低價配股策略,向老股東優先配售的可轉債方案及其較高的利率,從細微處體現了“善待股東”的理念。
四是“增量—存量”管理。
萬科利用“增量—存量”投資決策管理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投資決策風險。“增量管理”指的是萬科對新增投資、新設業務的管理,包括進入新的行業、投資新的專案、新設公司及增資擴股等。增量專案必須經過公司常設聯席機構“專案論證委員會”論證,透過後再提交給公司董事會審議,必要時提請股東大會審議批准。
“存量管理”則指預算內控制,也就是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其中包括調整業務結構、控制經營節奏、成本和質量控制、制訂並實施經營計劃等。“存量管理”是公司總經理的職責。
“增量—存量”投資決策模式,明確了委託人(股東)和代理人(經理層)之間的責權分界線,避免了專案重複審議或規避董事會審議等操作漏洞,同時也為企業設定了最低的風險警戒線。
五是培養職業經理人。
萬科是國內最早推行“職業經理人”理念的企業之一。從股份制改造開始,公司的產權和經營權就是完全分離的。公司設定的一個目標就是透過自身的發展,培養出一批適應市場運作的職業經理隊伍。王石一直呼籲,要在中國培養一個“職業經理階層”,而他把自己也定位為萬科的“第一大職業經理人”。
1997年,萬科確立了全面培養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思路。作為這一計劃的一部分,公司加快了業務架構的調整,完善了分權和授權的機制,並快速建立了投資、決策的專業委員會運作模式,以期為職業經理建造運作的良好平臺。關於這部分的詳細內容,後文將有專門章節講述。
也許是對萬科“陽光照亮的體制”認可,萬科的公司治理在資本市場上也得到了公認。2003年,萬科獲得了英國《投資者關係》雜誌組織的全球主要機構投資者和基金經理評出的“第三屆亞洲區中小型公司最佳投資者關係獎”。
2.萬科的“清零”運動
“主題年”這個慣例在萬科已經持續了十幾年。所謂“主題年”,是指每到年底萬科高層們都要在寫字板上寫下他們認為適當的詞彙,以碰撞出一個最適當的,作為下一個“萬科主題年”的主題。
開始於1995年的“萬科主題年”,目的是對公司經營管理中的重點環節逐個地進行區域性創新,每年解決一個問題。因此,有輿論說,從這個意義上萬科每年都在變革。“顛覆”則是王石對萬科2005主題年核心詞彙的選擇。
習慣於制度探險的王石自然不會停止思變。之所以有如此選擇,“表示萬科要從零開始,就是要‘清零’。”王石說。後來,萬科的第二代經理人鬱亮進一步解釋為“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即從公司戰略、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等各個層面都要變。鬱亮預計這次的變革將“對萬科的未來產生深刻的影響”。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享受規則之美(3)
王石及萬科管理層希望,透過組織結構調整和業務流程的重組,保持萬科核心競爭力,保持領先同業10%~20%的距離。而鬱亮也認為,上一代職業經理人是在政策不確定、不明朗的前提下,在傳統與市場的夾縫中生存的;而新一代只需面對整體上的市場環境。由於受過嚴格的商業訓練,新一代可以把公司做得更精細,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
萬科管理層的一位核心人物表示,新的組織結構分為四條主線:產品線、運營線、管理線、監控線。產品線負責從產品的客戶分析,規劃設計,到工程管理,營銷的全過程;運營線負責融資、財務安排,運營管理,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管理線包括人力資源、物業、客戶服務、總經理辦公室等;監控線則負責公司的內部審計、風險防範以及黨務工作。
另外董事會辦公室負責投資者關係,媒體關係和研究工作。
萬科專門成立了創新研究部、產品品類部兩個新部門。“據我所知,這兩個部門在國內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