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基礎設施建設等“十大工程”,同時還開工建設了一批配套專案。
第一部分 第65節:制衡(7)|福哇小說fval。cn|
2001年1月8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列客車從西安火車站開出,奔向秦嶺深處,服務西部大開發的西安至安康鐵路正式投入運營。這條全長267。8公里的鐵路穿越秦嶺,徹底改變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人間天險,形成新的西部南北大通道。這一年,青藏鐵路二期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一大批工程也開始施工建設。
到2005年,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已經5週年。年初,溫家寶總理親筆撰寫文章,對5年裡“西部大開發”的得失進行全面盤點。溫家寶總理細細數了一筆賬:5年裡中央建設資金累計安排西部地區約4600億元,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累計安排5000多億元,有力地支援了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
在這5年裡,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陸續開工60個重大建設工程,投資總規模約8500億元。2000—2004年,西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分別增長8。5%、8。8%、10。0%、11。3%和12%,經濟發展速度基本都超過了歷史水平,並且連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當然,在這些成就中,究竟有哪些是真正由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所帶來的?或者說西部大開發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西部發展?這是一個很難衡量的問題。因為即使沒有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各省市區的政府和百姓也在努力工作,力圖發展,每年也有經濟增長,但西部大開發戰略政策的推進和加速作用肯定是巨大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作用不只是侷限於促進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它營造了一個濃厚的發展氛圍,激發起了人們開發西部的熱情,給予了西部人民新的希望。
從2005年開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進入第六個年頭。在年初中央重申西部大開發的一系列舉動中,溫家寶總理表示,在中央實施的新發展戰略佈局中,西部大開發佔有突出地位。在這一年,國家在西部地區又新開工了煤礦、石化、水電、交通等方面的10項重點工程,總投資1300多億元。從這一年開始,西部開發進入了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以培育、扶持西部特色產業為重心的戰略性轉變。
2006年1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透過了《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提出西部大開發在“十一五”時期的總體目標是:“實現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穩定提高;力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重點地區和重點產業的發展達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截至2006年底,國家在西部地區新開工重點工程已有82項,投資總規模達到11526億元。
2007年,國家在西部地區新開工西部支線機場、重慶蓬威石化60萬噸專案等10項重點工程,投資總規模達到1500多億元。6月7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批准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要求成都市和重慶市根據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要求,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為推動全國深化改革,實現科學發展與和諧發展,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
2008年2月,全長9102公里,總投資1422億元的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在新疆、甘肅、寧夏和陝西同時開工建設。這是中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的大型管道工程,管道沿途翻越天山、秦嶺和江南丘陵等山區,穿越黃河、長江、珠江流域,將把來自中亞和境內新疆的天然氣送到珠三角和長三角及中南地區。工程計劃2011年前全線貫通,這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具有重大意義。
到2009年,西部大開發戰略從提出到實施已經整整10年。這10年是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資料顯示,在1998—2008年,西部地區GDP年均增長11。42%,高於全國9。64%的年均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長最快的10年;2000—2008年,西部地區出口額年均增長26。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6個百分點;全國使用的44%的煤、29%的石油、44%的棉花和絕大部分天然氣都來自於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在很多方面已經成為中國的基地。
第一部分 第66節:制衡(8)
西部大開發10年裡,累計完成營造林3065萬公頃;西部鐵路貨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