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千年基督教的實踐中,卻逐漸失去了其核心地位。實際上,耶穌一詞在希伯來語中,即Yeheshua(耶穌),包括Jehovah(耶和華)一詞的字母,又在中間加入了shin一詞中的字母。Jehovah的字母,意思是“那個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存在的,如如不動者”。中間加入了shin一詞,把意思變成了“那個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存在的解救(delivers)”。也許這就是“真相將使你解脫”這句話的起源。 。。

第9章 心智模式(2)

運用潛意識,就是說你真不必都想明白

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有一個很迷人的特點:他們能夠以舉重若輕和優美安詳的風格,完成非常複雜的任務。我們都對花樣滑冰冠軍或首席芭蕾舞女演員精彩優美的技藝感到驚奇。我們知道,他們都經歷了多年勤奮的訓練,才掌握了那種技能。但當他們展示自己的技能時竟看似如此輕鬆和自在,還是讓我們不禁要驚歎。

自我超越修煉所隱含的,是另一個維度的心靈活動,即潛意識(subconsciousness)。我們所有人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都會運用潛意識。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有個特點,就是他們在常態意識(normal awareness)和我們所謂的另一個維度的潛意識之間,發展出一種高度的和諧。16對於我們大多數人想當然地偶爾嘗試開發的潛意識,他們則是把它當成一種訓練,經常在做。

那麼,潛意識與組織和管理相關嗎?

京都陶瓷的稻盛和夫說:

我在集中注意力時……就進入潛意識狀態。據說人類都有兩種狀態,即常態意識和潛意識狀態,而且當我們處在潛意識狀態下時,能力要大10倍……

我討論意識狀態時,有人可能會說我發瘋了。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那裡可能有對我們的啟示,它可能會揭示決定我們未來的秘密玄機。

漢諾瓦公司的奧布賴恩則認為,建設新型組織的一項核心任務,就是對於從前被人忽視的心靈能力的開發:

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處女地,就在我們的兩個耳朵之間。我堅信,學習型組織將要開發一系列方法,以專注和培育我們本來就有的、今天卻稱之為“特異能力”的各種能力。

而所謂的特異能力,實際是如此緊密地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絡,以至於我們幾乎沒注意到它們。日常生活中充滿著各種複雜的任務,我們都非常有效地處理了,而幾乎不用有意識的思想參與。我們來做個實驗:請你摸一摸頭頂。好,你是怎樣做到的?我們大多數人的回答會是:“嗯,我就是想了一下手和頭—或者,想象我的手摸著頭頂,就這樣啊。”但是,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看,把手舉到頭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任務,它涉及在大腦和手臂之間,來回幾十萬次的神經訊號放電。而這個活動過程的協調,是沒有我們的常態意識參與的。類似的,如果你必須要針對走路過程的每個細節進行思考,那你的麻煩就大了。走路、說話、吃飯、穿鞋和騎腳踏車,都幾乎不用意識狀態下的注意力參與就完成了—然而,所有這些,實際上都是非常複雜的任務。

我們之所以能夠可靠地完成這些任務,就是因為我們的心靈有一種非常出色的處理複雜事物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不管我們把這種能力叫做什麼,都沒有關係。“潛意識”一詞有提示意義,因為它隱含了在我們常態意識之下或之後的功能。也有人把它叫做“無意識”或“自動意識”。不管叫什麼,如果沒有這個層面的意識活動,就很難解釋人類完成任何複雜任務的技能。至少有一點我們有信心肯定,那就是,這些複雜的任務,不是僅靠我們的常態意識和思考方法完成的。

同樣重要的一點是,潛意識是我們如何學習的關鍵。在你生命裡的某個階段,你曾經不能完成諸如走路、說話和吃飯這類“世俗的”任務。而這些任務你每一項都必須學會。嬰幼兒第一次用勺子時還找不到嘴—勺子被送到了左肩膀頭,然後又到右肩膀頭,然後才到腮幫子。只有透過學習,嬰幼兒才能逐漸掌握把勺子正確地送到嘴裡這項技能。開始時,任何新任務都要求很多有意識的注意力和努力。隨著我們“學會了”完成任務的技能,整個活動就從有意識的注意,轉到潛意識的控制。

第9章 心智模式(3)

另外一個例子:你在開始學開車時,需要很多有意識的注意力,特別是如果你學開的是手動擋的車。那時,你實際上覺得很難和坐在旁邊的人說話。假如旁邊的人讓你“減速、換低擋、下一個路口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