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長平每每見了這些父皇的舊物,雖然不至於涕泣流淚,卻也都矚目良久,然後恭恭敬敬地供奉在佛壇上,再三施禮膜拜。她從不在太后面前掩飾自己對前明以及崇禎皇帝的思念之情,甚至臨寫的那首李煜絕命詞《浪淘沙》也就隨意地『插』在青瓷畫瓶裡,同太后賞的名畫擱在一起。阿琴粗通文墨,從前原是長平的伴讀丫環,對這些詩詞典故略有所聞,十分擔心憂慮道:"公主向來在我們面前也很少流『露』情緒的,怎麼這些日子倒肯和太后親近,推心置腹的呢?她當著太后的面對著那些海棠花拜祭贊禮,毫不避諱;前些日子我還親眼看見太后拿著這首《浪淘沙》跟公主討論書法,真是嚇得心跳也停了。"說罷從畫瓶裡取出詩軸來,朗朗唸誦:"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阿笛阿箏等都道:"聽你念得怪好聽的,可是什麼意思就不知道了。為什麼害怕太后看見?"阿琴解釋道:"這詩背後有個典故,說的是那李後主被宋太祖趙匡胤所俘,委屈求全,寫了這首詩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之情,被人聽到後密報給趙匡胤,於是趙匡胤知道他並不是誠心歸順,就下令叫人賜毒酒把他殺了。現在公主當著太后的面念這首詩,不是明白說她懷念大明不肯忘本的意思嗎?太后是這麼細心的一個人,不會體察不到公主的這份心思,倘若因此疑她有異心,忌憚於她,那不是對公主很不利嗎?"四個人中,阿箏最身高體大,『性』格也最豪放,開解眾人說:"公主不是輕舉妄動的人,她做事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我們無論如何猜不來的,只好依照自己的本份,好好侍候著便是了。她貴為金枝玉葉都不怕死,我們要命一條,要頭一顆,又有什麼好怕的?"阿瑟哭泣說:"我只怕公主已經看透生死,根本不在乎太后怎麼看她,她說不定巴不得惹怒了太后,好賜她一死,一了百了呢。要不,為什麼前些時叫吳良輔聯絡佟將軍,說要把小公主偷偷送走呢,這不是想留她一條活路又是為什麼?"琴、箏、笛聽見,都覺著越想越像,忍不住痛哭起來,阿箏便攛掇阿琴說:"你是先皇賜了給吳公公做對食兒夫妻的,別人不知道的事兒,他多少會知道些吧?你不如讓他幫忙打聽著,他不同別人說,難道還不肯同你說嗎?"阿琴變『色』道:"我也問過吳良輔,他說在公主面前立了死誓的,絕不告訴第二個人知道,連我也不能說。你們再別問我這件事,也千萬別同人說出吳良輔的名字來,不然連他都落不是呢。你同裴將軍還是遠房兄妹呢,他替公主做事,會告訴你麼?我們可敢跟別人說起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