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春至1920年秋期間,陳炯明以高漲的熱情,在閩南推行他的政治實驗。積極訓練軍隊,整飭軍紀,改良幣制,修築公路,整理教育,派遣青年赴法、美、英、日留學。創辦《閩星》雜誌和《閩星日刊》,提倡社會主義,推動新文化運動。又常常邀請朱執信等人,到漳州討論學術,研究新思潮的發展趨勢。1920年元旦,《閩星日刊》以“紅年大熱”為標題,祝賀蘇聯十月革命成功。他不但贊成“五?四運動”的宗旨,而且在閩南付之實踐,為閩南護法區贏得了“模範小中國”的美譽。
1920年8月12日,陳炯明在漳州誓師回粵,驅逐桂系,實行粵人治粵。這支曾經忍辱含垢、離鄉背井的粵軍子弟,要殺回江東了。孫文命令他手下的人迅速南返。9月,朱執信在策動東江軍隊倒戈時,不幸被亂兵開槍打死。胡漢民聞訊,悲痛萬分,揮淚長吟:“盜猶憎主誰之過,人盡思君死太輕。”
朱執信的去世,在近期來說是國民黨的重大損失,他們少了一位非常高效率的實幹家。從長遠來說,則使國民黨和南方幫會的關係漸漸淡化。
虹橋門戶網。
第31節:大國的迷失(31)
11月1日,粵軍攻克廣州。當時陳炯明還在石龍,立即致電孫文,請他速回廣東,主持大局。在粵軍入城宣言中,陳炯明再次表明與孫文共籌善後的立場。11月1日,軍政府委任陳炯明為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並宣佈裁撤廣東督軍。11月2日,陳炯明回到廣州。省議會推舉陳炯明為廣東省長。
陳炯明並不僅僅是一介武夫,他的政治理想顯然遠遠超越了許多國民黨人,他對於中國現狀和前途的觀察,也比許多國民黨人更加深刻。他認為廣東遠離北京,中央綆短汲深,這是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實行自治,把廣東建設成全國的模範省。
陳炯明在廣州設立現代化市政府,任命孫科為廣州市長。繼廣州成立市政廳之後,海口、高州、北海、江門、惠陽、汕尾等地的市政廳(局)也先後成立。各地拆城牆、修道路、築公園,推行市政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
政府還規定,所有醫生(不論中西醫)均須註冊,方能執業。所有機動車、人力車、汽船、民船,亦須註冊;市民生死婚嫁,都要實行登記註冊;酒肆旅館戲院和公共娛樂場,要執行政府頒佈的衛生規則;衛生局每天派人打掃街道,疏通改造市內排水管和溝渠;舉辦衛生知識展覽,印製了許多宣傳食物衛生的小冊子,逐家逐戶派發。
1921年,短暫的和平時期,給了陳炯明一個盡展抱負的機會。他熱心推行地方自治,實行縣長民選;設立“經濟調查局”,發展地方實業;邀請陳獨秀南下主持“廣東省教育委員會”,推進廣東教育事業;舉辦“廣東第一次全省美術展覽會”,並親自擔任會長,請著名畫家高劍父為籌備主任,推動廣東文化事業發展;實行司法獨立;禁菸禁賭;省議會還一口氣制定了《廣東省自治條例》、《縣自治暫行條例》和《廣東省憲法草案》等法例。
劫後餘燼的廣州城,頓時煥然一新,呈現欣欣向榮之態。陳炯明的事業水銀柱,迅速竄升至頂點,他個人的聲望,亦如日中天。全國教育會發起人之一的黃炎培,在遊覽廣州之後,感慨良多,寫了一本小冊子,盛讚其耳聞目睹的新景象。他歸納出廣州在五個方面的變化:
一、尊人道。如嚴禁警察無故鞭打人力車伕。
二、言論自由。廣州市日報有33家之多,雖有指斥當局,甚至傾向北洋政府的,也從未加以干涉。
三、整風紀。如嚴禁妓女私入旅館賣淫,厲行禁吸鴉片。
四、一方面提倡工會,一方面勸戒罷工,同時積極推行工人教育,設立工人補習學校。
五、衛生行政方面,特聘專門人才,以科學的方法,銳意改革。如對醫院、化驗室、屠場、市場、浴場,以及藥品、食料、飲料、茶樓、酒館、牛奶房、劇場的管理,對妓院的檢查和取締。 1919年10月,孫文把中華革命黨改名為中國國民黨。比宋教仁的國民黨多了中國二字,以示區別。1921年1月12日,非常國會在廣州復會,選舉總統之議,響徹雲霄。孫文號召國民黨人,像推翻清政府、袁世凱那樣,再發動三次革命、四次革命,來推翻北洋政府。
BOOK。▲紅橋▲書吧▲
第32節:大國的迷失(32)
對此主張,陳炯明心既非之而口亦不是。他認為:依總統選舉法,總統由兩院聯席選出,出席議員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