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就有人端茶送水遞手巾,忙而不亂。
這些都罷了,喜的是院子後面竟有專門的演武場,當中一色方方正正的青石板,又有整齊劃一的細紋防滑,兩旁列著刀槍劍等十八般兵器,又有箭靶弓弩等物,杜文不由得看的入了迷,又上去摸了幾回,嘖嘖稱讚。
第二十一章
因杜文之前毫無基礎,日後也不打算考武舉,阿唐就先叫他增強體質,又耍了幾遍八段錦與他瞧,只說每日早晚練上幾遍對身體甚好。待這個練熟了或可換五禽戲,再學些簡單的拳腳也就妥了。若是方便,再習些個騎射更佳。
杜文都一一答應,到底心癢難耐,硬叫牧清寒耍一把架勢給自己開開眼界,牧清寒倒也不扭捏,將場上十八般兵器都一一舞了一遍,最後又開弓射箭。
但見那牛角大弓竟被他拉了個滿開,嘭一聲躥出一支鐵箭,如流星般狠狠扎入幾十步開外的箭靶,箭尾兀自在空氣中嗡嗡顫動。
杜文看得眼花繚亂,滿目豔羨,不住的喝彩,又不由得伸手去摸那張弓,只覺得怎的就這般威武。
牧清寒笑著把弓遞過去:“你也試試?”
杜文還來不及回話,就覺得雙臂猛地往下一墜,連帶著他整個人都往前踉蹌了一步,好懸沒摔倒。
他不由的吃了一驚:“好重!”
方才見牧清寒面不改色就拉滿了,他還以為沒什麼分量,哪知竟險些出醜。
牧清寒笑道:“這算什麼?阿唐慣用的弓足有這個兩三倍重,我竟只能拉開到三分!”
杜文聽後直搖頭,連連嘆氣,小心的將弓還給他,喃喃道:“不敢想,不敢想。”
虧他方才也想射一箭過過癮,誰知兩隻胳膊抱著都費勁,更別提單手開弓……
唉,看來自己果然很該重視一把了。
回去之後,杜文不免又把這樁大訊息說與家人聽,十分眉飛色舞:“他瞧著也是穿道袍【注】的,哪知竟是個練家子!尤其那杆白蠟槍,衝刺抹挑,真是耍的水潑不進!又是好臂力,那弓那般沉重,他竟都能拉滿了……偏他才思敏捷,書房裡也好些個行軍佈陣的兵法書籍,要我說,便是文武舉都考得!”
杜瑕聽後咯咯直笑,對牧清寒也有些刮目相看,畢竟時下重文輕武的風氣頗為嚴重,讀書人中甚少會拳腳,而聽杜文的口氣,牧清寒於武一途竟也相當出色,果然難得。
如此這般幾天之後,王氏等人眼見著杜文雖然忙碌,可精神卻更勝以往,不僅氣色好了,就連飯也能多吃半碗,不由得十分感激。
只說如此一來,杜文難免更加早起晚睡,杜瑕生怕他撐不住,便面色凝重地反覆囑咐,只把杜文聽的耳朵都起了繭子,白日裡便與牧清寒抱怨。雖說是抱怨,可語氣中卻難免帶了點兒不經意的炫耀和洋洋得意。
如今他跟牧清寒也熟了,慣會開玩笑,牧清寒就擂了他一拳,只說他在故意刺自己。
兩人正一同笑鬧,卻被石仲瀾看見了,當即虎著臉呵斥道:“學堂之中豈是爾等嬉笑玩鬧的地方,成何體統。”又瞪了杜文一眼,再看向牧清寒之時,眼中更帶了幾分輕蔑,又面帶譏諷的與旁邊人說:“到底是商戶之子,上不得檯面。”
眼下商人之子雖然也能參加科舉,可到底出出身差了些,就是當今聖人偶爾決策有失,還會被那些個惹人煩的御史當堂跳出來叫板,說些個什麼“豎子不足與謀”“寒門小戶”等抄家殺頭的話,只把聖人氣個倒仰。
偏聖人以仁孝治國,性情也謙和,不好拿這些人怎麼樣,每每苦笑無言,於是民間竟也漸漸傳開,把這些成了極為刻薄尖銳的侮辱人的話語。且就連聖人也不曾如何惱火報復,因此被罵的人往往也無可奈何。
就見牧清寒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撇開長腿往那邊跨了兩步,兩隻眼睛死死地瞪著對方。
他身材欣長結實,遠比一般同齡人要來到高大,對上幾個師兄竟也絲毫不落下風。又因常年習武,氣勢逼人,石仲瀾等人本能地退了幾步,回過神來之後臉漲的通紅!
牧清寒卻嗤笑一聲,眼神轉向輕蔑,扭身就走,好似與他們對峙便是浪費時間。
石仲瀾這些人平時也都是被人捧大的,如何受得了這個?也都惱了,便都漲紅著臉,在他後面踮著腳,張口閉口之乎者也斥罵起來。
牧清寒為人何等肆意瀟灑,最見不得這種打嘴仗的,這會兒活像連背影中都透著一股蔑視,對身後諸事並不理睬。
那幾個師兄越發丟臉,臉上幾乎要滴出血來,始作俑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