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陳規在這些作品當中表述了他對於城守的新觀念

在技術史的觀念上,陳規的守城戰術是建立在因應投石器迅速發展的基礎上尤其投石器雖然是漢人所擅長,但是隨著軍事的失利,許多宋兵為外族所擄,這種利器也就日益被「師宋之長技以制宋」的外族所充分利用,甚至直接將宋兵編為一軍,反過頭來攻打自家人由於投石器的廣泛使用,城牆被破壞的機率大增,城防系統的改進也變得日益迫切

陳規對於城防制度的改進主要在於三個方面,第一是改良甕城:陳規認為甕城應該拆除,改成一道橫牆;第二是收縮城角,使得防禦能力增強;第三是增加城和壕的的數目陳規的守城觀念從戰術的層面來說,就是主動防禦和加大防禦縱深

陳規所提出的城制,雖然基本上對防守有幫助,但還要考慮許多其他條件,因此,到南宋寧宗時,又有襄助襄陽城統帥趙淳,成功擊退攻城金兵的趙萬年,詳細的紀錄下了當時襄陽城的防禦裝置,而其規劃雖與陳規所主張類似,但也有因地制宜之改進措施(詳情請參閱趙萬年所撰之《襄陽守城錄》一書)

2、阻滯設施

在敵軍攻城前應儘量消耗敵軍的有生戰力,以降低攻城時敵軍所給予的壓力,所以就必須設這些阻滯設施不過據著名的古兵器學者周緯表示:宋人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發明,多半還是沿襲前代而來如:鐵菱角是來自周秦鐵蒺蔾,鹿角木來自漢代,三國時代魏軍曾大量的運用於守城

蒺蔾

蒺蔾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因為它的果實外殼有刺,所以古時作戰常常就地取材,將它收集後灑於敵軍必經之路,用以刺傷敵軍人馬腳部早在《孫子兵法.虎韜.軍用》就曾提到木蒺蔾和鐵蒺蔾的用法:「木蒺蔾,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領步騎,要窮寇,遮走北」「狹路微徑,張鐵蒺蔾,其高四寸,廣八寸,長六尺以上,千二百具,敗步騎」

使用鐵蒺蔾也有實際的戰例,如三國時代蜀漢將楊儀就曾利用過蒺蔾來阻止司馬懿的追擊事見《通典.兵典》:

蜀大將諸葛亮悉十萬,由斜谷出始平,據武功五丈原魏大將司馬宣王帥師拒之,與亮對於渭南,亮卒于軍中及軍退,懿追焉亮長史楊儀結陣,反旗鳴鼓,若將向懿,遽退,不敢迫經二日,乃行其營壘曰:「天下奇才也」懿乃追之,儀多布鐵蒺蔾,懿使軍士二千人著平底木屐前行,蒺蔾悉著屐,然後馬步徑進,追至赤岸,方知審問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懿笑曰:「吾能料生,不料死故也」

可見鐵蒺蔾在野戰的使用上很早至宋時,此器之使用亦十分普遍,如宋將韓世忠在剿平勝捷軍張師正潰師時,曾下令將鐵蒺藜自塞歸路,以示剿平的決心,事見《宋史.韓世忠傳》:

(李)彌大檄世忠將所部追擊,至臨淄河,兵不滿千,分為四隊,布鐵蒺藜自塞歸路,令曰:「進則勝,退則死,走者命後隊剿殺.」於是莫敢返顧,皆死戰,大破之,斬復,餘黨奔潰.乘勝逐北

不過上述所言,都是在野戰時的用途,其實在守城上它的起源也很早,《墨子》一書中也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他指出除了在城內要儲存外,在地道的進出口和門戶都應設定,以防止敵人偷襲另外在《漢書.爰盎晁錯傳》亦曰:「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其中「渠答」指的就是鐵蒺藜

地澀、謅蹄、鹿角木

除了鐵蒺藜外,地澀和謅蹄也是類似的阻滯設施其中地澀是以逆須釘入長三尺(0。94公尺)寬二尺(0。63公尺)厚三寸(0。09公尺)的布版;謅蹄則是由一具釘滿逆須釘的七寸(0。22公尺)木框構成,都是較大型的阻滯設施鐵菱角則是部署在水較淺的壕溝,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敵軍涉渡鹿角木是長數尺的堅木,插入土中一尺多,目的是用於阻擋騎兵

陷馬坑、機橋

一般而言,通常攻城軍最先抵達的部隊是偵察的騎兵部隊,可以利用陷馬坑來遲滯敵軍騎兵的行動宋代陷馬坑的長約五尺(1。57公尺),寬三尺(0。94公尺),深四尺(1。25公尺),坑中底部佈滿削尖並用火烤過的鹿角槍和竹籤,坑的排法是巨字形據《通典》的記載,唐代的陷馬坑是以亞字形排列,長五尺(1。57公尺),寬一尺(0。31公尺),深三尺(0。94公尺)可見宋代的陷馬坑較唐代為大坑上以芻草或種草苗覆蓋,藉以欺敵陷馬坑一般設定於敵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門的內外兩側機橋是一種陷阱裝置,主要是部署在壕溝上,平常與正常的便橋無異,但是,有敵軍攻城時,則可將栝木取下,敵軍